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储能技术的突破效应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2-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业内观点认为,困扰能源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新能源并网问题,在近期解决无望。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这未来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都指向了同一项技术——储能技术。

  有专家介绍,储能技术是将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在需要的时候以电的形式释放。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物理储能,代表技术有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蓄冰储能等,该种储能方式储能媒介不发生化学变化,效率较低。

  二是化学储能,代表技术为铅酸电池、锂电池、钒电池、钠硫电池等。此种方式的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价,不足之处在于电池寿命相对有限。

  三是其他储能,包括超导储能、飞轮储能及超级电容等,这种方式电能以电磁能、动能等形式进行储存,充放电速度快,效率可以非常高。在诸多的储能类型中,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和超导储能等都处于发展中。

  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打破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和消纳瓶颈问题,能够降低配套输电线路容量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同时还能够消除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改善电力质量,降低离网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这也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研究所所长来小康指出,储能电池对国家电网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电网互动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储能电池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分跟踪负荷式和跟踪电源式两种,可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功率的平滑输出,降低功率预测偏差,也可以采用分布式储能技术解决局部电压控制问题,促进节能减排、设备应用充分高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用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

  对于发展储能技术的重要意义,早在2009年5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储能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就强调,发展规模储能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永伟博士则指出,发展储能产业不仅仅是技术手段,还应该上升到产业层面,甚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应该进一步明确发展储能产业的战略意义,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增强国家电网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在研究者看来,储能技术的突破或将能够缓解不同电力之间的利益之争,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高效利用清洁能源,改变我国能源构成比例,促进节能减排。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力推动中国的储能技术研发,促进储能产业化应用,这将促进我国新能源科技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勇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