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市场销售总监陈翔近日提出了“真正把中国的动力电池做大做强,究竟怎么落地?”的问题,这也是目前电池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陈翔有自己的见解。
陈翔认为, 动力电池想要做大做强,首先要从行业标准抓起。目前动力电池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散而乱的发展现状,导致电池的结构、规格标准都存在差异,从而难以评判产品质量的高低。对此陈翔坦言:“从行业角度来讲,想求生存、求发展,重要的就是标准化工作,动力电池行业的标准需要强化。”
企业的发展要靠政策的引导。陈翔表示:“从企业的角度讲,无论是动力电池行业还是储能行业,最怕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规范目录的变化,让企业惨淡经营,而下半年则可能出现产业的持续爆发,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关注点。”近年来,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动力电池规范目录是我国政府保护本土产业的一种措施,但因此也对一些企业造成了负担,没进目录的企业经营惨淡,进入目录的企业提心吊胆。陈翔认为,未来政策制定还需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对于新兴行业而言,对外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行业媒体作为电池行业对外发声的平台,不仅可以对外宣传行业的相关动态,同时也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对于社会来说还有一定的陌生程度,很多媒体为了博得受众眼球而不查明实际,导致各种电池消息在网络上“飞”。面对如此现象,陈翔认为,动力电池行业目前急需一个与外界交流的窗口,这个窗口必须是主流的、公正的、可信度高的,这样动力电池行业才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陈翔认为,动力电池行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必须寻求突破之路,从长远来看,企业不仅要从自身出发,更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