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进一步研究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按照WTO规则,构建有效的产业保护和经济安全系;高度重视WTO游戏规则的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消除国外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对我国电池工业的影响。
建立电池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帮助企业,提供信息,规避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安全。
建立国外专利案应诉基金,建立联合应诉机制。涉外知识产权案,应诉费用高、时间节奏快,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而企业没有单打独斗的能力,迫切需要建立联合应诉机制,维护产业安全。
调整进出口政策鼓励电池材料进口,利用出口加工贸易方式,重点方便铅、镍、铜、钴、锌等金属材料进口;利用进出口税收政策,调节扩大重金属进口。
(二)构建支撑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聚集行业龙头、上下游配套企业,建立电池行业知识产权平合,组建关键材料、关键技术的上下游产业间的技术联盟,从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电动汽车制造多方面联合,整合电池行业科技力量,“产、学、研”联合攻关,重点突破电池安全性能、大功率放电性能、使用寿命问题,尽快形成产业化生产,重点推进电池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降低电池成本,促进电动汽车商业化进程。
设立电池与关键材料技术开发专项支持,解决关键技术瓶颈。电池关键材料隔膜目前全部依赖进口,一方面生产成本较大,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外,存在产业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从产业链基础性关键材料考虑,从影响电池产业和电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考虑,建议设立电池关键材料技术支撑项目,完善产业链。
(三)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
大力开展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涉重金属的电池生产企业应每两年开展一次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制定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的推动企业开展审核。
为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在政策上支持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实施清洁生产,研究与建立废弃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体系。逐步完善废旧电池回收再生利用体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开展生态设计试点,从源头控制重金属的使用和污染物产生。积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电池生产企业应逐步加强铅蓄电池、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等废旧电池的回收,同时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和大型冶炼综合企业从事废旧铅蓄电池的再生利用,提高再生利用技术水平。
加大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研发新型电池的重金属替
代技术和减量技术.研究废旧电池再生利用工艺技术与装备。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优先支持电池行业的重金属替代和减量化项目。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利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中小企业改造等资金加大对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
渠道投融资机制支持电池行业开展清洁生产。
(四)整合提高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建国以来大量事实表明,一般技术可以引进,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没有核心技术,就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不可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完善电池行业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实施电池行业振兴规划项目。建立电池行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和提高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行业技术进步,重点突破电动汽车用电池关键技术与关键电池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促进行业基础研究成果与工程化、产业化的衔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开展绿色电池新体系的研究,使我国在新型电池研究开发中取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五)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提高产业整合能力,重点梳理已经上马的项目,对于技术先进,自有资金充裕,地域布局合理的项目予以鼓励;对技术落后或未经实践检验,盲目上马的项目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一哄而上;培植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引导企业并购与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和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市场、环保等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提高准入条件,促使电池企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同步推进产业链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并使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达到并保持平衡、协调,打破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电池产业集群的培育,提升我国电池产业的整体水平。
(六)制定电池回收政策
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废旧蓄电池的90%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我国产业政策没有给废旧电池回收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致使其成为长期困扰我国蓄电池发展的瓶颈。
制约我国再生铅行业发展因素主要有:第一.环保设备成本负担重。企业技术先进、环保设备齐全的企业经营效益敌不过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乡镇“小炼铅”。第二,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经营许可证也在进行再生铅生产,治理整顿治标不治本,一度关闭的“小炼铅”风声一过,死灰复燃。第三,产业政策不利于正规企业的发展。赋税过重也削弱了大型再生铅企业加大环保治理的能力。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的法定规范,全国未建立一家专业性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公司,无一家专业再生铅企业或蓄电池企业建立了全国性回收网络和地区性回收网络,整个回收工作处于分散经营的无序状态,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率不高。铅回收的问题出现在不规范企业之中,整顿与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像取缔小煤窑、小冶炼一样,取缔小的废旧铅回收企业。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大型蓄电池生产厂家进行废1日电池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