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光伏的风光与隐忧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1-02-23 浏览:

  行业热不热,行业展会也成为判断的晴雨表。

  2月22日,在SNEC第五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上,你不得不相信当前光伏行业热得发烫,因为展位填满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所有场馆。

  从200到10万,这就是SNEC第一届与第五届参与人数的差别,而展商与人数爆增的背后正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狂热。

  印证光伏业火热的最近一个案例是保利协鑫(3800.HK)近两百亿的扩产计划。计划投资177亿港币,于2012年前,把现有的2.1万吨多晶硅产能扩充至6.5万吨,增幅高达200%。如果此规划完成,保利协鑫可能成为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企业。

  据中国电子材料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朱黎辉介绍,多晶硅是光伏电池的原材料,近5年中,中国应用于光伏电池的多晶硅产量从不足100吨,提升到2010年的4万吨。

  而在面向终端的光伏电池组件方面,包括尚德电力、晶澳、英利等企业均已进入世界前十,并在不少关键指标中排到世界第一。

  2月22日,与保利协鑫隶属同一集团的中环光伏总裁顾华敏向本报记者表示,不只是产品,中国光伏承包建设商也开始在光伏产品的带领下走向海外,“我们在非洲、东南亚已有具体的项目,而美国也开始邀请我们联合竞标”。

  “在中国的光伏产业展会上,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尚德电力CEO施正荣称,由于中国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光伏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商最重要的市场,“虽然中国光伏设备制造也在飞速发展,但估计中国2010年光伏产业新应用的设备中有60%-70%来自欧美”。

  不过,在光伏产业风光的背后,却藏有隐忧,来自法国Fraunhofer研究院的光伏首席研究员Gerhard Stryi-Hipp称占世界80%左右市场份额的欧洲市场可能即将停止增长,“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顶值,而意大利也将于1-2年间达到顶值,整个欧洲的光伏产品供应过剩不可避免”。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光伏产品产生的电力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因此光伏产品需要政府补贴,德国政府补贴开启了世界光伏产业,而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一个又一个市场的兴起带来了今日光伏产业的繁荣,不过欧洲市场的停滞无疑会给光伏产业再次带来危机,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欧洲光伏市场放缓,大量中国光伏企业倒闭。

  施正荣把希望放在了亚洲,“亚洲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而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光伏市场,很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

  不过,顾华敏称,中国光伏市场不可能像光伏制造业那样突飞猛进,“合适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是启动中国光伏市场的关键,其中补贴尤为重要,但现在政府还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补贴”。

  中环光伏主要进行光伏电站的建设,顾华敏称“2011年业绩可能会再翻番,达到53MW”。不过相对于中国光伏产业8GW的产量,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建设商显得有点寒酸。

  中国为推进光伏市场曾进行两次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但最终主导中国光伏产业的民营企业基本退出竞标,竞标上网电价被指太低。

  施正荣称,中国光伏行业内部乱战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要加强行业自律,以一致行动推动中国政府出台行之有效的光伏扶持政策。

  不过,搞一线建设的顾华敏更为实际,他称希望政府能加大招标的规模,“现在放出的竞标项目太少,僧多粥少,价格自然被压得低,但要到欧洲那种大面积补贴还很难,而且万一如西班牙,政策一下出得太猛,到后来自己吃不消,不得不反悔,反而伤害了光伏产业”。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