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十二五”国家电动汽车计划动力电池路线图显示,2020年我国要实现动力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认为200―250Wh/Kg“肯定没问题”,但300Wh/Kg还是“相当具有挑战性”。
目前,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已形成材料开发、电芯开发模组开发、BMS开发、电池组开发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动力电池的年产能达200亿瓦时。鉴于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研究院内专门设有一个电池研究机构,负责评估今后国内电池单体芯片厂商产品的性能,以及通过研究对厂商提出指导意见。
在盘点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最新计划之后,欧阳明高认为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竞争热点,迫切需要解决成本和性能的制约,而高比能量动力电池更是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如2012年日本政府推出的“蓄电池战略”,以提高电池比能量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继而在2020年将电动汽车的续航距离提升两倍。同样,通用汽车曾在去年年初宣布与Envia Systems电池科技公司合作,并对其投资,看中的便是Envia Systems拥有的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锂离子电池阴极技术。
对于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方向,欧阳明高建议应加强安全性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动力电池成组技术,并建立起国家级动力电池研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