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揭开格力停牌之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搜狐财经 发布时间:2016-08-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自2月22日格力发布停牌公告至今,已有半年时间。格力因重大事项停牌,曾引起多方关注。8月18日晚,格力电器霸屏发布了35条公告,不仅惊呆了业界的小伙伴,更是让很多投资者为之振奋。紧接着,8月23日,格力召开媒体见面会;8月24日,又召开投资者交流会,公布了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的相关方案。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副总裁望靖东等双方公司高管均参会,就媒体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和说明。

媒体见面会记者现场提问

不以干大事为目标的停牌都是耍流氓。公告内容干货满满,诚意尽显,看点颇多。尤其是对银隆的收购,作为格力并购首秀,既是格力转型的一大动作,也是格力在多元化之路上的开山力作。

格力在公告中公布,拟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珠海银隆)100%股权。收购完成后,珠海银隆将成为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此外,还公布了100亿元定增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收购银隆是格力多元化战略出台后的一个大动作。在空调主业之外开辟另一条跑道,格力将目标瞄准了新能源汽车。格力的选择,显然赢得了普遍尊重和支持。有媒体第一时间发出了这样的报道:一系列公告发布后,多家机构都预测格力或会迎来3到5个涨停板。理由是,格力从今年2月停牌至今,其间其他家电巨头表现强势,预计格力复牌后补涨“欲望”强烈。

几个张停板自然是市场说了算。但从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对格力收购银隆的肯定与青睐。这是一次认真且真诚的收购,格力的多元化不但货真价实,更重要的是内涵丰富。

格力收购银隆是一次共同面向未来的协同发展,是一次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

图为收购双方高管在见面会现场

格力收购银隆,真实目的并不是跨界收购,而是要实现两家公司的协同发展。银隆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双方在产业生态、核心技术、研发资源、销售网络和资源、供应链、财务等多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格力在电控、电机和精加工模具上已有充分布局,电动车所需的三大电、三小电中,除了电池以外的零部件都可以快速匹配,和拥有电池技术的银隆正好互补。格力在公告中也明确称,公司将通过珠海银隆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储能业务领域,通过发挥双方在电机技术、生产制造技术、新能源管理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协同。可以说,格力收购银隆不是简单的多元化,更是专业化的延伸。

也有一些投资者曾提出质疑,认为格力收购银隆“不值当”、多花了钱。仔细梳理格力和银隆的业务关联,不难看出,收购银隆,格力从一开始就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外界人想的也许是格力明年还能挣多少钱,而董明珠想的却是格力将来能走多远。

停在格力公司厂区的银隆公交车,供记者和投资者乘坐体验。

“以后的生活可能是用着格力手机,遥控着家里的电器,回到家里享受格力空调给你带来舒适的温度,走出去坐上的是格力的新能源汽车。”这是在7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做主旨演讲时给大家描绘的蓝图。别人觉得还是对未来畅想的东西,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将它们变成现实。将银隆纳入格力版图,将新能源汽车培育成格力的优势产业,董明珠早就成竹在胸。

“珠海银隆很可能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企业。” 董明珠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已公开表示。格力的下一条“千亿”跑道,其指向也更加明朗。

事实上,银隆是有这个实力的。资料显示,珠海银隆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企业”,以国际前沿的钛酸锂电池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核心,进行钛酸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配套充电设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的综合型新能源企业。截至2016年1月,珠海银隆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第七。按照格力发布的审计报告,银隆2015年的营收为38.6亿元,净利润4.5亿元。在公告中,银隆方面还承诺,2016、2017和2018年三个财年的实际净利润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

银隆要做大做强,此前一直面临着多道门槛,突出表现在:新能源领域竞争激烈,其中不乏比银隆实力更为雄厚的企业,银隆要想获得更快发展,必须走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而对格力而言,新能源领域本身就具备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格力与银隆的结合,形成的效应的不仅是加法,还可能是乘法。

正是基于这种天作之合,格力与银隆的牵手既是水到渠成,更是比翼双飞。协同发展是一根点睛笔,是一针催化剂。在新能源政策利好的发酵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格力储能设备应用必将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劲头。

格力公告中称,定增的100亿将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包括河北银隆年产14.62亿安时锂电池生产线、年产200MWh储能模组建设基地、河北广通年产32000量纯电动专用车基地等。可以看出,弹药已经储备充足,格力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冲锋了。收购银隆是格力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相信这一步迈出去,一个更加广阔的新能源世界将助力格力在“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征程中越走越远。

分享到:

关键字:珠海银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