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要在松江落户的项目业主方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合肥国轩),今年初该项目被批准在松江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将建成年产2亿安时的锂离子电芯生产线与年产5亿安时锂离子电池PACK线。
在此之前的4月19日,针对松江居民对锂电池项目的恐慌,合肥国轩旗下上海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轩)总经理和所有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联合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环保措施作了详细的解答。该公司甚至还邀请了6名居民代表前往公司总部考察。
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打消居民们对工程的担忧,最终导致民众从线上走到了线下。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工程?合肥国轩又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投资换市场
合肥国轩进入松江两年前已确定,并因此拿下松江首条纯电动车公交线路
合肥国轩进入松江区投资办厂,是2年之前就定下来的事,为此还获得了松江区的大力支持。
早在“松江区2011年1-9月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就提到,“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国轩公司加快落户步伐。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能,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之一。”
这笔投资符合松江区的利益,新能源汽车还是松江区的“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中着力推进的四个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规划到2015年,以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的产业集群产值达200亿元,形成一条从动力电池到整车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而合肥国轩带来的不仅是投资。对于企业来说,这还是一个“投资换市场”的典型案例。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车企仍然需要依赖政府订单进行推广。国家电网公司去年底宣布,今后5年将在长三角等地,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大量涉及储能电池和整车企业都由此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于是一场圈地运动由此掀起。
2012年8月,合肥国轩在松江工业区拿下松江区小昆山镇标号(松开V-40号)的140亩土地,准备建设年产2亿安时的锂离子电芯生产线与年产5亿安时锂离子电池PACK线。
2012年12月,上海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松江区公交公司就松江区首条纯电动大巴公交示范线路,签下电池租赁协议。
上海国轩公司副总经理徐兴无告诉记者,松江区首条纯电动大巴公交示范线路原本预计在4月就投入运营,但目前配套的充电设施仍在测试中,一旦测试完成就可以马上开放,首期预计投入10辆大巴,但国轩的目标是在今年内增加到60-100辆的规模。而该项目中,国轩只是提供电池,整车由上海申沃制造。
“我们希望按照原来的进度,积极往前推进。”在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后,徐兴无告诉记者,国轩仍在极力使计划不至于被打乱。
根据松江当地民众24日对记者反映的情况,国轩在松江项目地块“已经准备打桩了”。
此前,合肥国轩在安徽的纯电动车市场已经占领了垄断地位。“我们在合肥的纯电动大巴公交线路18路已经运营了3年,在合肥的车是与安凯汽车合作的。运行下来的结果看,千公里的故障率只有0.7%,和传统汽车差不多。”徐兴无告诉记者。
在进驻松江之时,国轩高科负责人坦言,进驻上海正是为了取得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机会。根据徐兴无的介绍,目前上汽集团使用国轩动力电池的通勤车、公交车已经实现出口,与此同时,国轩与苏州金龙也已经签订了50-100辆车的订单。
“目前装有国轩电源的运行在全国范围内总共有800辆左右。”徐兴无告诉记者。
IPO之路坎坷
合肥国轩2年净利润翻十倍,佛山照明一进一出二度被证监会调查
而合肥国轩,事实上还抱有IPO的野心。
合肥国轩的母公司为安徽国轩集团,创始于1992年9月,其前身为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其创始人李缜是90年代末期合肥政府政企改制背景的下海干部之一,合肥市政协代表。
根据其官网的资料显示,国轩集团的支柱产业为房地产、影视文化产业,下设安徽汤池影视文化基地有限公司,合肥国轩置业有限公司、安徽有恒置业有限公司等10多个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参股铜冠铜材、太平矿业、科普工程等多个行业。
“新能源只是我们集团中很小的一部分,是一个新的尝试。”徐兴无告诉记者。
根据佛山照明2010年3月20日发布的《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受让合肥国轩高科股权意向的公告》(下称公告)显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珠海国轩贸易公司投资5800万元占股58%,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投资4200万元占股42%。公司注册地址为合肥市瑶海工业园纬二路北轻工园A型厂房7号。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已占据国内城市客车用电池第一的市场份额。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合肥国轩的发展历程中,频频出现佛山照明的身影。
2010年1月4日,佛山照明董事长钟信才亲自带队赴合肥国轩考察,钟信才向李缜和时任总经理的方清提出由两家公司合作开发电动巴士的意向。
其后,双方在2010年7月14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营销)同意将其持有的合肥国轩高科20%的股权转让给佛山照明,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6亿元。
而在这次股权转让的过程中,方清由于在佛山照明公告前买入佛山照明股票,又在此后抛售股票获得大量利益,被证监会以涉及内幕交易为由处以行政处罚。
彼时,佛山照明收购合肥国轩的原因,正是赌在合肥国轩上市后可获得大量收益。
事实上,在启动IPO计划后,合肥国轩的业绩也在2010年突飞猛进。
根据上述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合肥国轩总资产3亿元,净资产1.05亿元,营业收入3624万元,利润总额539万元,净利润454万元。
而到了2010年,合肥国轩营收突增为2.76亿元,净利润也增加为2838万元。
一年后的2011年,合肥国轩营收保持在2.25亿元,净利润却比上年翻倍,增加到4850万元,这一数字与2009年相比翻了10倍。
而2012年,增长的业绩戛然而止。截至5月,合肥国轩净利润三年来首遭亏损,亏损额为55.94万元。国轩高科的持续盈利能力在此时也一度招致质疑。
很快,在2012年 8月16日,佛山照明发布公告称拟转让所持所有合肥国轩股权,售价2.56亿元。转让对象为厦门京道天能动力投资基金和安徽欧擎海泰投资。彼时,根据其董事会披露的信息,佛山照明出售合肥国轩的原因,正是其判断合肥国轩IPO无望。
而在此后的2012年11月,佛山照明再次因为出售国轩股权的事宜遭到证监会调查。
但合肥国轩却一直没有放弃IPO的努力,继续一步步坚实的推进。
2012年11月改制为股份公司,并进一步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同样是在2012年11月,2012年11月,国轩高科总经理方建华在昆明表示,拟在当地投资10亿元建设一个充电电池生产基地。
“除了上海以外,我们还在全国各地寻找新的基地,目前正在洽谈中。”徐兴无表示。
与此同时,合肥国轩还宣布其业绩在2012年下半年扭转。根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9月份开始,国轩先后接到了来自安凯客车的200辆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订单,与江淮汽车的4000辆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订单。国轩高科产业规划部负责人刘必发曾预测,2012年全年国轩高科营业收入将首超6亿元。
“我们2013年的营业收入还将大大超过6亿。”徐兴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