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昨日,前期因特斯拉而受追捧的相关A股集体遇挫,金瑞科技、东风汽车、均胜电子、南洋科技、安凯客车、福田汽车等都出现较大跌幅。
对于远在美国的特斯拉盈利炒热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美国一个电动车企业的盈利,并不能说明中国电动车产业已经成熟,或者说已经为快速发展做好了准备。”
在新能源股升温的同时,机构也开始炒作,持续买入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造成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企业的股价一路飙升。
新能源补贴助推盈利
虽然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实现了盈利,但是这种盈利是否能够延续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就特斯拉而言,“一季度扭亏为盈不仅仅是销量带来的,和政府补贴规模的扩大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位资深研究人士认为。
据了解,今年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后,承诺每年将从财政中拨款2亿美元支持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先进汽车技术。目前美国新能源核心企业菲斯克、CODA、A123进入破产保护或被收购之后,特斯拉自然成为美国政府支持的重点之一。
有外电报道称,2013年将有1亿多美元的“碳税”从其他汽车厂商转移到特斯拉名下,去年特斯拉从政府获得的此项补贴为4050万美元。
电池技术优势不明显
实际上,就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电池而言,特斯拉优势不明显。
有资料显示,特斯拉所使用的电池是钴酸锂系列的锂电池,优点是单位重量的比能更高,这就使得特斯拉使用同等单位体积和重量的电池,可以产生更多的能量。也正是因此,ModelS拥有了483KM的续航里程。
长安汽车新能源公司的上述高层也表示:“在参观该企业电池供应商时发现,实际上特斯拉使用的是小电池,单个电池的密度较大,因此储能较多,多个电池放在一起自然就带来更多的电能。”
该人士强调:“目前这项技术国内也有一些电池生产企业在用,因此,这一技术并不是非常先进。”
同时,这种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较低,特斯拉则声称对此有解决方案。
“特斯拉自主开发了电池管理系统,消除了隐患。”曾经到访过特斯拉的国内汽车资深评论员钟师表示。
台塑锂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裕对此提出质疑,此类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此前并没有一个生产商完全解决。同时,ModelS上市时间不长,累计行驶里程还较少,是否能够真正消除安全隐患还有待观察。
由此可见,特斯拉未来的业绩表现以及核心技术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中国的电动车产业亦如此。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盈利的热炒或许有着特殊的含义,但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技术积累阶段,核心技术仍待突破,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尚需时日。
虽然在今年“两会”之后,在一些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国内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升温,但是目前推行电动车商业化和私有化依然为时尚早。当下,“提高汽油机的效率,同时积累电动车技术和市场发展经验才是根本任务。”业内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