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分布式电源是大电源的有益补充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3-04-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近日指出:“严重的灰霾污染,表面上是由不利气象条件所引发,但根本原因则是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积累所致。”

  一方面,我国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格局中一直占比过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火电装机占总装机约72%,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2%左右,每年消耗电煤16亿吨左右;另一方面,我国电力就地平衡的发展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格局,客观上需要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因此,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对此,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指出:“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的大能源观,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并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举措来应对雾霾。”

  那么,如何看待对于大电网、大能源基地和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关系呢?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近日表示:“从规划上看,未来我国大电网和配电网、微电网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大规模能源基地的建设开发、输送和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建设都是需要的,分布式电源是大电源装机一个很好的补充。”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相关规划,基于科学产能和用能的能耗目标,2020年能源消耗总量将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仍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我国的主导能源。实现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电。

  同时,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相关规划,到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为1000万千瓦,约占光伏发电总量的一半,届时我国电源总装机将达15亿千瓦,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为2700万千瓦;到2015年,风电并网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到2020年达2亿千瓦,其中80%都集中在甘肃酒泉、冀北等九大风电基地,需要集中开发。

  张正陵说:“这表明仅靠分布式电源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开发大型的煤电、水电、风电等能源基地,需要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同时分布式电源具有清洁、就地平衡、效率高等优势,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因此电网规划是两者兼备。”

  对于未来我国的电网架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曾明确指出:“与依赖于高效化石能源、核能发电、大规模水电,以及强调集中式发电的第二代电网相比,第三代电网发展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将占较大比例,发电形式将是大型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发电相结合。因此,第三代电网将采用骨干电网和地方电网、微电网相结合的模式,输电方式也将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分享到:

关键字:分布式 电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