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海油与国家电网两大国企牵手的深意

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11-03-26 浏览:

  大企业“一把手”们的会面往往凝练而务虚,但3月21日傅成玉和刘振亚在北京的握手,却兼具形式和内容。他们分别领军的能源央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下称“中海油”)和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电动汽车领域从各自为战走向结盟,这一同盟不仅将增加两个外来者在电动汽车领域获取主导权的筹码,并很可能改变上下游产业链的生态。

  这次会谈中,傅成玉和刘振亚交流了中海油在电池研发、国家电网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双方表示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沟通,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合作向全面、纵深发展(000001,股吧)。

  据了解,目前中海油和国家电网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战略合作的基调已经确定,但具体的合作内容尚未敲定。考虑到中海油进军电动汽车产业的切入点是2009年7月投资50亿元控股锂电池生产企业天津力神公司,国家电网的发力点则是2006年开始在全国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两家公司目前的交集较小,但合作空间广阔。

  阵营

  他们可以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地,即中海油参与国家电网主导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国家电网则涉足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对中海油而言,这种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的选择都具有近乎划时代的战略意义。此前该公司被束缚在海上油气开采领域,长期无法在市场庞大、利润丰厚的成品油零售尤其是加油站建设运营上开疆拓土。进入充换电站建设领域后,其渴望在电动汽车时代赢得抗衡乃至超越中石油、中石化的机会。

  目前,国家电网已在国内26个省(区、市)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包括87座标准化充换电站、5179台充电机和7031台交流充电桩。该公司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充换电站2351座,充电桩22万个,初步建成覆盖公司经营区域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这一庞大的建设计划如果能吸引中海油这样的大型央企参与,一方面能获得更充裕的资金和更优惠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与中石化在充电站建设上的抗衡实力。

  在全国拥有近3万座加油站的中石化2010年8月宣布,将会通过现有的加油站网络,发展电动车充电业务,未来将把现有的加油站改造为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鉴于另一家能源巨头中石油表示暂时不会进入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领域,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一领域的主导权之争,将集中在国家电网和中石化身上,尽管它们都是2010年8月成立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成员。国家电网和中海油乃至中国普天可能的合纵连横,将使这一阵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标准

  中海油和国家电网联手的第二个可能方向,是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电池的标准建立工作,这被认为是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瓶颈环节,也是主导产业走向的核心环节。目前无论是充电设施还是动力电池,各大企业都在按照自己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进行布局,也都在争夺制定标准的主导权。

  国网电科院配电与用电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倪峰曾经坦言,电动汽车真正的困难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多方协调确定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支撑,未来的充换电站运营将会陷入混乱。

  此前,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担任理事长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已于去年成立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委员会,计划用2-3年时间初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

  国家电网试图以统一接口标准来主导整个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刘振亚曾表示,“电池不管怎么生产,最后,接口的标准是我们的。”

  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充电站建设运营企业和比亚迪等电池生产企业,如果没有更有力的反击措施,很可能被动地成为国家电网-中海油标准的跟随者。

  目前来看,国家电网阵营获得了初步胜利。最近两年国内已有北京、浙江、安徽等多个省市建立示范性电动汽车充电站,大多选择国家电网作为合作方。国家电网提出的“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模式,也得到了多个地方政府和电动汽车厂商的认同。

  而一旦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国家电网和中海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权就将形成。对两家雄心勃勃的公司而言,这是好事,对整个电动汽车产业而言,似乎也是好事,但也许不是。


 

分享到:

关键字:中海油 国家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