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发展新能源车需政府指引 避免一哄而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3-05-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内车企综合实力不强的现实条件下,多路径发展才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解决汽车新能源问题。如果各车企见风使舵,浪费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说,还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挤成一团。
 
  其实,各车企可以从风机制造业发展上吸取一些经验。前些年风电热,国内众多机械加工企业设立风电部生产风机,甚至一些生产泵车的企业也涉足风机生产,这是典型的一哄而上。而现在,多数二三线风机生产企业已经被整合出局。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一方面是各生产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主要设备和技术缺乏自主研发,产品竞争力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是各企业对风机市场前景过于乐观,形成了产能过剩。当下,一些车企发展新能源车的心态和做法与上述企业有些相似,对项目前景缺乏预期,对市场没有充分论证,而且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多属于仓促上马。
 
  为避免汽车行业在发展新能源车上也陷入当下风机制造业的困境,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明确的指引。虽然哪种新能源解决方案能够走到最后还不得而知,当下也无法给出确定的发展方向,但给予明确政策指引可以避免企业的盲目行动。此外,应设立行业内技术准入门槛,这不是制造不公平竞争,而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杜绝粗制滥造产生的隐患,毕竟国内大多数车企连传统能源车还没弄太明白,更别提新能源车了。鼓励重点企业技术突破,可以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效果也远比一哄而上强得多。
分享到:

关键字:发展 新能源汽车 政府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