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终于有了明确的“价目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在上海光伏展上表示,目前各方对电价政策已形成统一意见,特别是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每度电补贴标准已有明确定论。

根据王仲颖的表述,最终的统一意见为:大型地面电站集中上网电价四类资源区依次为0.8元、0.9元、1.0元、1.1元/度。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分为三类设度电补贴:工商业用户补贴0.2元,大工业用户补贴0.4元,居民、医院、学校以及农村等享受优惠电价用户补贴0.6元。而三类项目自发自用余量部分,电网公司按当地火电标杆价收购,并由财政统一补助0.35元/度。
度电补贴提高 并体现公平
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完善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大型地面电站将根据光照条件分成四类区域,分别实行0.75~1元/度的标杆上网电价。而分布式发电中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电价补贴为0.35元/度。此消息曝出后,业内普遍指出补贴力度明显低于预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意见征求稿中的补贴额度普遍反映偏低,不能覆盖一定的发电成本,所以外界较为失望。在征求多方意见之后,补贴额度有较大提高。”
与征求意见稿不同的是,此次统一意见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按工商业用户、大工业用户和享受优惠电价的居民、学校和农村用户进行区分。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秘书长孟宪淦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做出了解释:“分三档补贴是按照现在这三类用户所负担的电价来区分的。比如工商业用户的电价最贵,大概在0.9元/度左右,电企承担的成本要小,所以补贴就相对要少。而享受优惠电价的居民、学校、农村等用户本来电费就低,电企承担的亏损要大一些,所以补贴额度也最大。”
虽然“统一意见”最终还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正式下文,但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国家能源局的相关官员在多个场合中提到了该补贴额度,相信不久将得到明确的落实。
审批权下放后 补贴资金或不足
在该“统一意见”公布之际,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其中下放部分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权限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然而,问题在于,补贴额度尚未提高之前,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资金就出现了不小的缺口。而此时既提高了补贴,又下放了审批权,一旦地方审批可再生能源的速度和热情偏高,国家财政能否承担这部分新增加出来的资金数额?
目前,拨付给发电企业的补贴资金主要出自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和国家财政。根据2011年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和依法向电力用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等。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为8厘/度。
然而,相关资金在近几年频频出现缺口。200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缺口达13亿元;2010年扩大至20亿元;2011年已达到100亿元左右;201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30亿元。
对此,任东明表示,“之前有补贴没落实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现在各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发展很快,但是电价附加征收的周期比较长,并且没有完全地收上来,所以资金缺口难以避免。”
在已经出现补贴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地方的审批速度还没有约束,那么再高的补贴也无法兑现。正如任东明的比喻:“这就好像地方政府请客,中央财政来买单。所以地方审批项目必须按照中央的规划来审批,不能是无限制的,否则补贴肯定无法兑现。”
任东明建议:“国家可以定一个补贴规模,把配额分配给每个省。用补贴资金来约束地方政府的审批速度。在补贴配额之内的项目审批由财政按时发放补贴。如果地方审批的项目超出了补贴配额,那么请地方自己负责。”
补贴不能无止境 须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
尽管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公布的补贴额度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但市场上仍然期待光伏业能早日靠自己的能力站起来。正如汉能集团董事长李河君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何时光伏能实现平价上网,何时就不再需要国家补贴了。”孟宪淦预计,“在用户侧实现平价上网大约在2015年,而整个产业链实现平价上网需要等到2020年。
除国家补贴外,也有企业认为中国光伏需要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理解的成熟的或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所有人都能获利,不是这环节中的某一方盈利,另一方要无止境地付出——如政府财政,这样是不可持续的。无论是电力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无论是政府、银行、投资者、业主、安装商、制造商,各个环节获利的同时,又能承担发展清洁能源的责任,这样的模式才是成功的。”
钱晶以中广核深圳机场为例进一步说明:“比如中广核深圳机场项目就是个优质的案例:机场用电价格为0.91元/度,而且全年无休,始终需要用电;广核在建好屋顶电站后,以0.91×90%的价格卖电给机场,机场也会每月及时支付电费给广核。这样的案例就是双赢,广核的项目有了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保证,机场方面除利用其屋顶外还可得到电费折扣;假设后续零售电价上升,广核还可以获得额外收益。”
其他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
德国采取“上网电价,统一购买统一销售”的模式,电网公司以较高的价格把所有光伏发的电收购上来,并及时发放收购款,这样让业主和投资者有高涨的投资热情,然后电网公司再和政府去核算补贴,获得补贴差价。而政府再把这部分补贴的资金摊分到消费者上缴的电价中去。
美国主要采取“净电量计算”模式,电表以反转方式,即用户所发电抵消所用电,获得实际净用电数,这样交易起来比较简单。
日本可借鉴之处在于,日本的银行对于安装光伏系统提供低息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