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汽车指标“僧多粥少”引购买热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6-09-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26日,2016年第4期小客车指标摇号配置结果如期公布,剩余的13460个指标全部分配完毕。今年还剩4个月,北京新能源小客车6万个指标额度已全部用完,目前仍有4644位申请者无法领取个人配置,而单位新能源小客车配置额度,早在第3期配置完毕。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背后折射出什么?

“僧多粥少”引购买热

与去年存在浪费指标的现象相比,用“僧多粥少”来形容当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指标配置状况毫不为过。北京市朝阳区王先生是今年第4期新能源小客车申请者之一,“在此之前,我已申请过将近40次小客车指标,最近听说新能源汽车指标也将用完,明年才有机会拿到指标,因此,我果断放弃申请燃油车指标。”他说。出于对新能源汽车配额即将用完的担心,如王先生一样不得已转投新能源汽车“怀抱”的北京市民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原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由于消费者担心汽油车指标极其稀缺的现实象会重演,因此,目前抢新能源汽车牌照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多次剩余配置指标,从近几期申请人数的变化看,消费者已由观望状态转变成有了紧迫感。”据他预测,2018年以后的配置指标,将在今明两年各6万个的基础上,大幅缩水。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无论单位还是个人,申请数量一直根据号牌的紧张程度呈现相应的波动,这是由北京汽车市场号牌的分配体系决定的。当前,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和市内公共资源还不适合电动汽车频繁高强度使用,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仅许多家庭对汽车有刚性需求,单位用车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消费者经历了从不认同到不得不选择的过程。”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白先生便是一位今年第二批新能源小客车申请者,他说:“家中小孩正在上幼儿园,申请燃油车指标已遥遥无期,考虑到平时出行半径不算太长,我买了一款江淮iEV5。”

刚需人群大量存在,在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后,实际购车人数却没有那么多。崔东树分析:“主要原因是拿到牌照之后,有半年延迟期,而消费者希望在这段时间看到更好的产品推出,观望心态较普遍。此外,牌照转租的现象也存在,由于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获得牌照,一些有需求的外地人口不得不采取违反正常规定的方式,通过牌照寻租的方式解决出行问题。”

使用过程喜忧掺杂

作为新生事物,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在示范推广过程中,一方面让消费者尝到不少甜头,另一方面也带来不少困扰。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使用电力驱动,能耗成本很低,业界有“三度电,一升油”的说法,意即电动汽车用3度电,就能达到燃油汽车1升油的运行里程。白先生告诉记者:“能耗成本低,不限号、不限行,是我买电动汽车的最大动力之一。”

自去年9月底至十一长假期间,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政策,阅兵前后连续15天的不限行政策,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所在。据颜景辉介绍,北京北辰亚运村车市甚至出现两小时内卖出3辆电动汽车的交易速度。

与其他有车一族不同,在北京东三环附近工作的小焦十分青睐电动汽车租赁模式。自从楼下开了家电动汽车租赁公司,平时外出办事方便多了,“我经常开着电动汽车去西四环办事,逢周末,还会租用半天新能源汽车,要么朋友聚会,要么去近郊游玩。”

“京津城际之间相距不足200公里,现在的电动汽车一般都能满足这个续驶里程要求,即使目前京津高速上没安装充电设施,我也不必忧虑。”小焦说。

尽管如此,小焦要想将车开回山东老家,还是不太放心,“高速路上不方便找到充电设施,万一遇到返程客流高峰,堵在路上更麻烦。”

充电设施普及度低,电动汽车无法满足长距离行驶要求,这给许多车主带来难题。家住怀柔的郑先生在市区西二环附近上班,由于补贴力度大,早在去年就将一辆续驶200公里的电动汽车纳入囊中,等到冬季才发现实际续驶能力并不如意,“气温低的缘故,电池无法正常工作,为保证顺利到达上班地点,我不得不停止使用车内暖气。”郑先生说。

最让郑先生费解的是,在北京二环之内找个充电桩比登天难,另外,高昂的停车费也让人头痛。他说:“单位附近硕大的停车场,以前一直没有充电桩。最近刚安上一排快充桩,每小时收取8元停车费,建成之后从来没人用过。”

“我曾在月坛公园南面发现了一个公共充电桩,不过充电桩的位置让人十分尴尬,因为建在一个大厦的下方、车辆进出的通道上,所以没有方便车辆停靠的空地,需要车主不时挪位腾出通道。虽然在这里充电的好处是不收停车费,但其地处的位置离地铁或公交站很远,打车前往并不划算,充过一次后,我再也没去了。”郑先生说,由于已使用近两年,车内零部件折旧较快,目前已作为父母日常买菜用的“代步车”。

原标题:新能源车指标“僧多粥少”引购买热 使用过程喜忧掺杂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