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多类型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6-09-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1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的专家鉴定会上,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国家863重大课题“多类型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专家质询和充分讨论,鉴定委员会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课题研究成果为解决随机波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多种储能电池机电暂态等效模型建立、多类型储能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类型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为国家科技部立项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一期)”重大课题,由冀北电科院代表国网冀北电力牵头承担。该课题研究自2012年开始,是同期863课题中唯一一个同时开展两个工程示范应用的项目,实施难度居同类课题之首。课题在多类型储能系统建模与仿真、多类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及优化选择准则、多类型储能协调控制及能量管理技术和多类型储能系统能量状态监测、集群控制、接入装置等关键设备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研制了具有状态评估功能的监控、保护一体化智能终端装置。研究成果在张北风光储基地及山东砣矶岛工程示范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和印证。

课题在执行期内,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论文33篇、SCI/EI论文19篇;申请专利18项,已授权专利13项;发布标准13项;申请15项软件著作权;培养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32名。研究成果带动了多类型储能的规划与控制软件、核心技术装备、工程应用的产业化发展,提高了新能源发电并网接入能力,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来自中科院等单位的10位在新能源并网、检测、运行等领域具有高度权威和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杨裕生出席了本次鉴定会,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电工所和中国电科院等课题参与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分享到:

关键字:多类型储能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