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媒体仍把聚光灯放在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上时,北汽、比亚迪、吉利、海马等新能源汽车车企的高管们已经聚在一起开始探讨未来如何布局市场应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逐步退坡。
9月22日下午,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如何布局补贴退坡后市场”的主题沙龙在北京亦城国际举行。沙龙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商务部、清华大学的重量级嘉宾以及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海马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高层领导。
本次活动是万帮新能源研究院主办的月度主题沙龙系列活动之一。万帮新能源研究院月度主题沙龙每月20日举行,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产业政策、热门商业事件和商业模式,定向邀请业界高端专业人士参与脑力激荡,探寻问题解决之道。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欧训民、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立理及北汽新能源品牌总监金新、比亚迪汽车营销总监赵长江、吉利新能源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兼集团总裁助理徐安等十几位新能源车企代表就“补贴逐渐退坡后新能源车企未来如何布局”等话题展开讨论。
——地方补贴悄然退坡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一些地方补贴开始悄然退坡。7月,石家庄成为首个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地方政府,为本已受骗补影响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更让人担心的是,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步入后尘。
“地方政府补贴如果逐渐取消,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可能会是一个断崖式的变化。”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磊在沙龙现场表示,地方政府有补贴和没有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影响非常大。
(吉利新能源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兼集团总裁助理徐安)
“地方补贴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吉利新能源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兼集团总裁助理徐安也表示,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也有各自的相关政策,导致各个厂家在各个城市推广的模式也都不一样。
他指出:“现在拿地方补贴就像放贷款一样的,可能会有一定的坏账,甚至有一些地方就是拿不到。”
今年4月出台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2016-2017年)》明确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单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在上海市累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达到并超过4万辆的,上海市地方补贴减半。
受政策影响、在上海补贴减半的某著名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大幅度下滑,数据显示,同比15年上半年1.6万辆的业绩,2016年上半年,只能销售9404辆,同比大跌40%。
杨裕生建议说,是否有补贴地方政府应该做到提前预报,让车企能够早做准备。“让新能源汽车企业有一个全盘的、系统化的考虑。”
在他看来,未来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车企应该改变技术路线,不再追求续航里程高的新能源汽车,而是要将重点转移到生产增程式电动车以及小而美的微型电动汽车上。
——扩大产业链加速行业进步
北汽新能源品牌总监金新表示十分赞同杨裕生的建议。他表示,由于上海地方补贴政策非常不确定,甚至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政策。针对这个情况,北汽推出了低配版电动汽车。
(北汽新能源品牌总监金新)
据了解,北汽新推出的这款低配版电动车价格约在5万元左右,车型是4门4座,续航里程在15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这种车型的推出是为了让车企不再依赖地方补贴政策。”金新表示,这样的车型不仅可以在上海推广,在其他省市包括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区域都可以推起来。
其实,不仅仅是北汽在布局低配版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吉利在这方面也早已开始做准备。
“未来电动汽车一定是一个生态圈。”比亚迪汽车销售总监赵长江在沙龙现场表示,电动汽车其实就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可以和很多产品进行互联互通。从技术角度提高用户体验,让产品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赵长江强调,未来比亚迪的产品将会覆盖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不仅包括充电桩的私桩共享、也包括电动汽车的回收、智慧交通等。通过回收将废旧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技术层面的重新整理。“通过全产业链和全市场覆盖的两个叠加,比亚迪将会给用户带来一个最终客户体验和社会的价值。
(比亚迪汽车营销总监赵长江)
金新也表示,北汽也正在向着平台共享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行业发展可以从需求端做一些形态的改变。“用户有车可以分享车,有桩也可以分享桩,甚至停车位也可以分享。”
“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整个生态产业链就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通过服务带来的一种价值提升。”
——积分交易制度加速分化
非常巧合的是,沙龙当天,新能源积分交易制度便被推向前台。
22日,工信部发布《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是设立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两种积分,并根据达标情况形成正、负积分。
沙龙现场,多数专家认为,这更像是一种市场化的奖惩制度。此外,这也是对现有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此前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多着重从补贴角度,在消费端发力。积分交易制度从供给端施压,对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相对于补贴门槛提高,这一政策未来对企业的生产影响将会更加显著。
万帮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郑春峰表示,“积分为负的企业,若不被吊销生产资质,最可行的办法是从新能源车企手中购买正的新能源积分。”这样的运作模式会使新能源落后企业的盈利来补贴先进企业,加速行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