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联网造车呼声和投资金额一浪高过一浪时,车用动力电池行业的融资能力也在水涨船高,从今年初,力帆9亿助力旗下全资子公司万光锂电芯项目,到佛塑科技募资13亿加码锂电池,再到长信科技8亿元入股比克电池,直到近期,格力电器董明珠豪掷130亿入主珠海银隆打造动力电池,不难看出,新一轮投资热点已经在电池行业大面积蔓延开去。
纵观市面上几百家电池企业,一家坐落于江南小城湖州的电池企业,自2006年成立以来,似乎从未有过轰动全城的劲爆新闻,但也并非偏安一隅默不作声。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快速充电、长寿命、高安全的锂离子电池系统研究的它,终于在2011年投入了国内第一条快充公交线路,到2015年实现年销售额15个亿。就在今年的6月9日,由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转型创新商业奖”的颁奖典礼上,这家企业荣获了“低碳城市转型创新成就奖”及“转型创新商业卓越奖”,成为入选该典礼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它就是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宏动力”)。
今年3月,微宏动力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了“不燃烧电池技术”,快充、长寿命、不燃烧、高安全成为发布会的关键词。随之而来的少不了赞誉,更少不了质疑。但对微宏动力来说,都不那么重要,因为他们只信奉一点,被市场认可、能赚钱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他们更坚信“没有快充,电动汽车就没有未来”。
“目前,已有超过1万辆城市公交车搭载了微宏动力的电池,从2006年成立至今的十年间,微宏动力在电池技术上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接下来,微宏将为‘清洁城市交通’不断探索和努力。”9月5日,微宏动力市场副总裁宋寒在面对媒体时如是说。
正如宋寒所说,微宏在国内投下第一条快充公交线路时恰逢我国“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如火如荼之时,而微宏动力的快充技术在当时可谓是一朵奇葩,甚至一度被人质疑。对此,微宏并没有任何动摇,更没有为了迎合补贴政策而改变技术路线。
一直以来,我国的补贴政策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态度较为明确,且各项技术指标、国家科研立项也都围绕磷酸铁锂展开。而对于钛酸锂电池的态度,似乎一直并不明确。不仅如此,全国范围内开展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时,在充电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曾提出“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发展方向。而微宏动力在2009年推出第一代LpTO钛酸锂电池,并采取快充方式,在国内可谓是独树一帜。
据介绍,快充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化学体系的设计优化,加速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的速度。普通化学体系的电池,在快充时负极会出现副产物,影响电芯的循环和稳定性,只能采用可承受快充大电流的负极材料来做快充。
经过多年研究,微宏动力选择了能承受快充大电流、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多孔复合碳做负极材料,在2013年发布了第二代快充电池LpCO锂电池。同时,为了避免快充时高功率电流对电池安全性造成的威胁,又结合了不燃烧电解液、高孔隙率高透气性隔膜技术以及STL智能热控流体技术,以提升充电安全。
据宋寒介绍,此前,微宏动力投放在英国伦敦的一辆双层巴士,在安装电池时,由于操作不当,虽然电解液有少量泄露,且又恰逢感恩节一周假期,但微宏动力的智能热控流体被动防御技术成功阻断了电解液和空气的接触,所以并没有造成安全事故。
对于一款性能技术如此优秀的产品为何至今还没有在国内市场化,宋寒表示,何时投入市场是客户需求与产品匹配的过程,微宏动力也在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推广这项技术。“希望未来,不燃烧电池可以成为标配。”宋寒说。
作为国内主流的电池企业,“微宏动力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研发,目前研发人员共有300多人,申请专利300多项,从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到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公示升级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能过得到省政府的支持,是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宋寒说。
“一路以来,我们有顺的时候,也有不顺的时候,但一直都在快充的道路上坚持着,先以公共交通电动化为主,然后再逐步向个人交通电动化方向迈进,这就是我们推广城市交通电动化的一个整体节奏,同时也会推动充电网络的形成。”据宋寒介绍,微宏动力除了城市电动公交外,未来还将拓展至电动出租车及家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在纯电动出租车方面,预计可实现10-15分钟快充,续驶300公里,且实现电池与车辆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