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仅50万辆

作者:何英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6-10-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继9月8日财政部公布新能源汽车骗补处理结果后,骗补处罚公告陆续下发。记者梳理发现,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下称“恒通客车”)和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实业”)以及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汽车”)先后收到《财政部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专项检查处理决定的公告》。

企业陆续收到骗补处理公告

财政部对“恒通客车”追回补助资金2.0788亿元,罚款6236万元;对“力帆实业”乘用车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对“苏州金龙”将追回5.19亿元,并按违规问题金额的50%处以2.59亿元罚款,同时从2016年起取消中央财政补助资格。

值得注意是,恒通客车和力帆实业并非财政部公开曝光的5家典型骗补企业。业界预计,随着财政部不断释放骗补名单,后续会有更多企业公布处罚通知。

与新能源汽车骗补处罚推进相对应的,10月18日,北京市经信委发布《关于2016年北京市拟拨付第三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的公示》。2016年北京市拟拨付第三批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共涉及4726辆,拟拨付资金5.7亿元。获补贴的公司分别为重庆长安汽车、北京汽车、北汽福田、北京现代及江苏九龙汽车。

补贴调整新规预计10月出台

受骗补事件拖累,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大幅受挫。来自中汽协统计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3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7%和43.8%,远逊于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为128%;6月增速为107.3%;7月增速为98.1%;8月增速为92.2%,相比之下9月份43.8%的增速明显减弱。

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骗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骗补事件导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迟迟不落地,是影响新能源销量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能达到50万辆就算不错了。”而在今年年初,中汽协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为70万辆。

随着骗补接近尾声,业内现在更关心的是今年新能源补贴何时落地。原本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7月出台,但受到骗补事件影响,补贴新政出台延后。“迄今,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仍未出炉,但受骗补影响,补贴标准将大幅从严收紧。”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补贴大幅缩水,势必会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预计10月底前落地,补贴标准跟之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且第四批车型目录已审核完毕,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今年为40—50万辆,明年销量目标为70万,2020年为150—200万辆。”

“骗补调查结果靴子落地之后,之前拖欠的补贴预计很快也会随之发放,预计补贴调整新规也有望加速推出。”广发证券电力新能源分析师华鹏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尽管新的国家补贴标准还没出,但和之前流传出来的版本不会有太大差别。”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辉告诉记者。

网上流传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助完善方案》,对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的补贴标准均有所调整。拟从提高补贴准入门槛、完善补贴标准和机制、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建立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监管体系等方面,调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其中包括研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比例下调各类车型补贴标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由事前预拨改为事后清算等。

着眼新能源汽车后续发展

尽管2016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靴子尚未落实,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新能源车型将面临更严格、更细化的技术要求,补贴额度将下降,也将更具针对性。

财政部此前已公开表示,“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较2016年下降20%,2019—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 另据中国汽车工业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刘英透露,“当前新能源汽车中央和地方补贴叠加,补贴力度过大,取消地补将是大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趋严、收紧乃至最后退出,新能源汽车能否挑起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重任?

“应该说,目前来看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技术还是落后的,尤其是补贴诱惑下,很多企业的基本功并不扎实。”上述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很多车是燃油底盘加上大块头的电池,这种设计并不合理,没有做到车身轻量化。”

不过应该看到,经历骗补尘埃,当前政府已在转变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思路,摒弃此前单纯的财政补贴,借助市场力量来激励和倒逼车企发展。

8月份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强化产品安全监控。此外,发改委发布《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以及工信部发布《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从多方面探索完善对新能源汽车监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