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未来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将向运营环节倾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6-10-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由中国交通报社、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宇通客车协办的“绿色先锋”山东新能源应用效果交流会28日在青岛举办。记者了解到,未来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财政补贴将逐渐由购置环节向运营环节倾斜,未来市场驱动因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的几年,大力度的政府补贴,不仅让新能源汽车企业热情高涨,而且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产业快速推向了一个高潮。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显示,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辆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纯电动车3.6万辆,同比增长3.9%,全国共有纯电动出租汽车7000多辆,同比增长72%,增幅比较大。

作为公交都市的示范城市之一,目前青岛市共运行新能源公交车2284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88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399辆,青岛市建成并投入使用换电站7座和充电站14座。

在山东临沂,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同样风生水起。临沂交运集团近两年先后在临沭、沂南、平邑等9个县(市、区)共推广8—10米宇通纯电动公交车270余辆,形成了城区、城乡、城际纯电动公交运营三种模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使用纯电动公交车后,相对于燃气公交车每公里的燃料成本从1.28元降低到0.3元,每辆车每年可省6.3万元,全生命周期8年内就能省50.4万元,再加上国家每年6万元的运营补贴,非常可观。  

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局长胡斌透露,作为全国四个绿色交通省创建试点省份之一,山东计划用四年时间完成10类21个项目,总投资达730.2亿元。全面推广新能源运输工具,全省199426辆营运黄标车全部淘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数超过10万辆,其中LNG车辆1.7万辆。

一直以来,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然而,随着补贴政策的调整,新能源汽车“断奶”后如何独立成行?如何实现产业破局?

本次会上,交科院城市交通规划、控制与评价实验室副主任、智能交通部副部长吴忠宜透露,“未来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财政补贴将逐渐由购置环节向运营环节倾斜,购置环节补贴力度将逐渐变小,直至完全退出,实际运营使用环节的补贴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政策导向十分明确,未来市场驱动因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推广室主任胡俊杰表示,新能源公交的市场化运营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不合时宜,新能源生产企业未来想更好地在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和市场话语权,跨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从供给侧来讲,商业模式创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客车行业领军企业,宇通一直致力于新能源客车的市场化运营和实践,并摸索出了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运营模式和解决之道。比如2014年宇通客车针对新能源市场发展的实际,探索推出了“E产品、逸服务、易配套、亿金融”的纯电动客车整体解决方案,直接瞄准市场问题和客户需求,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措施,赢得客户的广泛好评,为行业树立起示范标杆。

宇通客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新能源汽车综合成本来讲,在补贴退坡后,可能一次性购买成本相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贵一点,但它的使用成本、维修、保养的成本相对较低。据了解,青岛真情巴士集团通过对多个主流品牌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实际运营效果对比发现,宇通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车百公里燃料消耗仅为19公斤,能耗最低,稳定可靠性也最好。而且,宇通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车比常规LNG车节气率可达35%。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尚处于市场培育期;2020年,或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手。”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市场前景值得期待。要从目前的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加市场双驱动,才能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快速稳定增长。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公交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