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1月17日, 2016(第二届)广州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峰会在广州开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发表演讲,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刻阐述。
他认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经历了2016年的动荡,未来即将面临的 补贴退坡等多方面的影响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要面临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需要警惕。
首先是补贴政策的退坡和增速的降低会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挑战。补贴政策影响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管理趋于严格已经开始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销量。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从连续几年三位数回落到两位数,甚至个位数。
另外,外资企业也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和中国市场,凭借其传统汽车基础和品牌迅速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与相关规划,电动汽车市场很快由蓝海变成红海。比如这次的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一共推出了146辆,比去年由较大跨度的增长。
二是核心技术的突破有难度。综合来看,我国电动汽车在许多核心技术上并不存在优势。尤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核心零部件领域需要突破,要整合全世界领先的技术资源,迅速做强,真正做到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面优势。从依赖政策补贴回归到依赖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和模式创新上来。
三是来自打造汽车新生态的挑战。包括产业链的重构,基础设施配套等等。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的配套,销售服务和使用环境等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三电核心部件和主机厂必须要协调发展,步调一致。还好考虑产业链对整个社会生态的影响。比如说对充电桩的配套要求,电池的阶梯利用和回收问题等。
最后王侠强调,主机厂和自主零部件企业在发展初期风雨同舟,但国外的企业纷纷登陆中国,让刚刚发展起来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这一现象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政府应该在生态构建方面有及时的规划,政策引导,技术法规及时的出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等等,政府引导和调控与市场机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以下为王侠演讲原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对我们汽车圈的朋友们来讲,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预示着忙碌的一年即将进入了尾声,此时北国已经进入了冬天的节奏,而广州却依然温暖如春,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围绕电动车这个朝阳产业展开讨论,在这里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向莅临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在人们持续的热议中逐渐的被大家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互联网造车,以及企业并购的热潮又进一步把电动车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冷静思考,正确的判断和高效的应对是我们今天这个峰会需要破解的一个话题,我认为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来讲应该是机遇大于挑战,所谓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满足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现在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等过去数十年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的引擎目前都进入了换档期,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的减弱,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的削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趋势,体现在汽车产业主要是表现在我们的需求的增量明显的减弱,传统的技术进步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小,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正好为全球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为汽车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汽车产业供给侧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抓手。
汽车诞生130年来除了带给人们方便以来,还带来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交通问题,能源危机等等,智能和电动汽车的应用让我们有可能从技术层面有效的解决这些挑战。
二、国家战略和政府扶持长期利好。作为国家战略具体的体现,政府对新能源的扶持可以步步深入。李克强连续主持两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取消市场限制,保证充电设施建设和问责、管理、懈怠这三方面表明对电动车发展的长期支持。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50%,以及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我相信在国家战略这种高度的指导和扶持政策的强烈推动,中国一定能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实验场和前沿阵地。
三、新兴的力量的进入有助于重构和优化产业化格局。近年来不少的互联网企业、创业型企业,外资企业进入汽车领域,尤其是电动车领域,也包括一些整车企业把纯电动车的业务单独的分离出来,这样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资金、人才和新的造车理念,客观上对我们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是一种补充和改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核准,重点考量和企业长期的意愿和决心,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完整的团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以及不依靠补贴等等,不像以前对传统汽车项目主要是以硬件门槛为主,而是以硬件、软件门槛都比较清晰,我想用这样的准入条件会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优秀企业进入到大的造车行业里来,最后的结果是有效促进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是三个机遇,我想发展电动车面临的挑战主要以下在三个方面:
一、补贴政策的退坡和增速的降低会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挑战。今年1-10月的销量为33.7万辆,同比增长是82%,其中10月份销售是4.4万辆,同比增长8.1%,同比增幅从连续几年三位数回落到两位数,甚至个位数,最重要的是补贴政策的退坡和严格的管理导致的情况。增速放缓的同时我们又有新的进入者,就像传统汽车产业在发展的初期一样,竞争会迅速的升级,另外这种外资企业在观望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开始了发力,各大集团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并且凭借其传统汽车的基础和品牌迅速快速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所以电动车的竞争很快就会从蓝海变成红海,比如这次的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一共推出了146辆,比去年来讲是大跨度的一个增长。
二、核心技术的突破有难度。传统的燃油汽车方面我们都承认与世界的差距,而在电动车方面我们经常要强调我们的后发优势和弯道超车,但我们在许多核心技术并没有先发优势,同样有差距,现在不少互联网涉足企业,选择大都是电动车,于是给人们电动车比燃油车简单的错觉,其实不然,电动车有自身的核心技术和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尤其是电池,电机、电控,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势必我们又会走回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上。同时我们也不影响闭门造车,更不能夜郎自大,而要有整合全世界技术的优势资源,重视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迅速的做到做强,真正电动从技术到市场全面的优势,从依赖政策补贴回归到依赖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和模式创新上来。
三、汽车新生态打造方面的挑战,包括产业链的重构,基础设施配套等等。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产业链,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的配套,销售服务和使用环境等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必须要协调发展,步调一致。比方说电机、电池、电控要协调一致,与主机厂要密切合作,同时我们也要考虑这种生态,我们整个这个产业链对整个社会生态的影响。比如说对充电桩的配套要求,电池的阶梯利用和回收问题等等,有一个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在充电桩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1万个,但是我们的车桩比只有4比1左右,与理想的配套还有明显的差距。另外主机厂和我们自主零部件企业在发展初期风雨同舟,但国外的企业纷纷登陆中国,让刚刚发展起来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这一现象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构建方面我们政府应该有及时的规划,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及技术法规及时的出台,让政府引导和调控的手与市场机制的手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我们本届峰会主题是智能驾驭,电动未来,如何有效的利用战略机遇,成功的化解风险,规避陷阱将决定企业的未来和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嘉宾能够在开放和坦诚的氛围中相互启迪,为推动我国和世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