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跨国车企争相在华推廉价电动汽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6-11-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继大众联手中国江淮汽车欲在华推出廉价电动汽车之后,日前,雷诺-日产联盟CEO卡洛斯·戈恩也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两年之内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一款纯电动汽车,售价仅为8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41万元)。不仅大众和雷诺-日产,就连在中国市场名不见经传的印度汽车制造商马恒达也瞄准了中国廉价电动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寻找在华合作伙伴,联手推出廉价电动汽车,以期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

■真便宜!5万元买辆电动汽车

在跨国车企吆喝5万元人民币能买辆SUV之后,5万元购买一辆电动汽车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了。戈恩并未透露酝酿的廉价电动汽车的具体细节,仅表示雷诺-日产正在与中国合作伙伴东风汽车合作开发一款廉价电动汽车,价格区间和推出时间已经确定。“我们的目标是在加上政府补贴之前,该车售价在8000美元左右,这将是一款本土化产品。我们计划在几年之内推出这款廉价电动汽车。中国政府正在通过补贴和其他政策来促进电动汽车发展,以应对环境问题。”戈恩说。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去年中国新车销量达到24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24.7万辆。不少汽车制造商都认为,纯电动汽车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日产自2008年以来就是面向大众电动汽车市场的开拓者,旗下电动汽车聆风全球销量一直名列前茅。不过,由于价格偏高,聆风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及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知豆、北汽、上汽旗下的低价电动汽车。

那么,跨国车企对于“廉价车”的价格区间到底是如何看待的?一般而言,他们认为廉价车价格一般在1万美元左右,人民币5万~10万元区间;这个价格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显然非常有吸引力。不久之前,大众集团(中国)总裁海兹曼在巴黎车展上也表示,“未来,大众将在与江淮的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中生产廉价电动汽车,该车将使用江淮现有的电动汽车平台,并以全新的品牌对外销售。”尽管海兹曼并未透露该车的价格预期,可以肯定的是,这款由大众和江淮联手打造的电动汽车价格有望非常“亲民”。

■中国电动汽车政策与市场齐热

戈恩还指出,得益于电池成本的逐步下降、各国政府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全球电动汽车迎来快速发展期。“对于我来说,未来电动汽车将在整个汽车业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个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戈恩说,“我认为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总销量的1/3,而且纯电动汽车将会迎来飞速发展。”

戈恩预测,未来,中国市场对于小型、低价电动汽车的需求将迎来爆发性增长。“我们应尽早参与到这一竞争中来,因为我们想要继续保持在电动汽车方面的领先地位。”戈恩说。他认为,气候变化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增长最关键的推动因素。“未来,各国的排放法规将在电动汽车发展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10月26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对外发布。该路线图描绘了中国汽车业未来15年的技术发展蓝图,并再次重申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达到500万辆以上保有量的目标,其范围涵盖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电动车。此外,中国政府还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和控制污染的核心战略,并在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补贴、技术研发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数十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5.5万辆,销量3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7.9%和82.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6万辆和25.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8.1%和102.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7.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1%和37.2%。中国电动汽车政策和市场的火爆,无怪乎跨国车企都想要争夺这块“大蛋糕”了。

■寻找在华合作伙伴共同造车

近日,印度马恒达电动汽车有限公司CEO埃尔文·马修表示,该公司正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以期在全球最大的车市,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生产并销售电动汽车。目前,马恒达在英国和印度销售电动汽车,同时还向其他汽车制造商供应动力总成系统。“我们一直寻求在中国市场扩大销售规模。”马修表示,但拒绝透露该公司是否已经与中国企业进行洽谈。

对马恒达而言,在中国制造电动车产品是其必需的一个步骤,因为进口车需缴纳25%的关税,且不能获得政府补贴,价格是其在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马恒达能在中国市场成立一家成功的合资企业,将能够帮助其化解来自200多家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大部分都是初创公司。“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而且有着竞争力极强的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企业。” 普华永道孟买分部汽车行业高级管理顾问卡万·慕克塔亚表示,“对于马恒达来说,最重要的是应该在中国市场学习经验。最终,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也必定会进入印度市场。”

的确,外资品牌电动汽车一般难以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为了达到规模效应,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跨国公司寻找在华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共同生产电动汽车是合情合理之举,比如雷诺-日产联手东风,大众牵手江淮。“这样能让大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电动汽车,”海兹曼在谈及与江淮的合作时表示,“大众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仍将在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生产,时间大约是2020~2021年。” 这些跨国车企之所以决定在华生产电动汽车,与中国将于2018年正式实施碳交易积分政策直接相关,届时年销量在5万辆以上的乘用车企业可能不得不在华生产电动汽车。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