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倒逼车企提升品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6-11-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报道,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5.5万辆,销售3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7.9%和82.2%。

单看10月数据,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初期高速发展后,行业起步期问题逐步浮现,财政部等部门也多次提到要对现有补贴方式进行调整,但政策迟迟未能落地,造成行业销量短期受影响。

2015年,管理部门出台强力的购置补贴与购置税减免政策,以期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能源安全等三大诉求,并确定了2020年累计销售500万辆的目标。

业内专家表示,政府出台行业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销量,同事,政策也能帮助企业分担新能源技术的前期推广成本,最终目的是帮助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尽快提高到可以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一旦政策扶持过度令产业形成依赖,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被查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最大的苏州金龙被政府部门开出了骗补事件中最大的一笔罚单。上市公司金龙汽车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财政部将追回苏州金龙2015年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5.19亿元,并对其作出2.59亿元的罚款。这样一起案件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政策在未来应该会出现一些调整。

补贴政策调整倒逼新能源车企提升品质。车质网传播副总裁张炤虎就此做出点评。

张炤虎:2015年到2016年是有关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两个年度。可以看到,这个市场的确被启动起来了,发展很快。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短视、逐利的现象。分析2017年的政策,肯定杠杆效应会更明显,对于骗补的企业,对于短视的企业要进行打压;对于有竞争力的企业,要给其更好的政策环境。但这也使得明年的政策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财税补贴要退坡,很多地方要减小财政支持的力度。另外一方面,准入的门槛要提高,可能非传统汽车企业、整车企业要想再白手起家来做新能源汽车,可能此门将被关上。第三,配套设施的政策会更加细化,补贴可能要因城、因地制宜。

从复杂的政策环境来看,明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面可以利用的基本都是自身实力,如果自身没有实力,恐怕再想去发展就很难。这其中牵扯到市场的变化,明年可能纯电动车会受到更大的压力,一方面FCV、PHEV,也就是插电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的这种车会被引进来,这个冲击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仍在拖后腿。因此,纯电动车即使在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明年也不会太有惊人的发展。此外就是两极分化,寡头竞争可能会在比亚迪、江淮、北汽这样的企业去进行,主要集中在民用车领域,受资本支持的这些豪华概念车型,像乐视等可能也存在绞杀阶段,可能会大浪淘沙,它们对政策的依存度其实并不高,主要是看市场的变化。所以明年的博弈,政策利用是一方面,市场的竞争是另外一方面,谁能够拿到更好的牌以及谁能够更好地利用基础设施,能够让自己的车既叫好又叫座,可能都是明年能否冲高的因素。

在财税支持下降的情况下,政策制定部门也在想办法打破目前的僵局,但这条路走起来会比较艰难。作为企业,不能再等着政策对自己形成被动的支持或者限制,而是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政策要求,同时满足消费者消费变化的需求。总之,要尽可能地节能环保,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在未来有更好的销路,而不至于受到政策过多的制约。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