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提起2016年光伏行业的一匹“黑马”——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控清洁能源”),人们更多的印象是“有实力”、“有魄力”、“出手快”,而很少有人知道其是2015年5月6日才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从成立距今不足两年的“新”公司。
北控清洁能源首个高倍聚光组件应用项目位于云南大理,可提高30%的发电量,装机容量20MW,2016年4月并网发电。
就是这家清洁能源的“后起之秀”,在本年度八大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招商评优中所取得的成绩却令业界刮目相看,在山东新泰、济宁,内蒙古包头、乌海四基地项目中均有斩获,中标项目规模达300MW,位居三十余家中标企业“前三甲”。
众所周知,“领跑者”项目竞争非常激烈,不仅仅意味着组件、技术上的高效优质,而且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项综合能力打分,可谓优中选优。北控清洁能源仅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确实属不易。
不仅如此,北控清洁能源2016年上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已储备下半年开发的扶贫电站、商业电站、“领跑者”基地等光伏地面电站项目超过2GW。其中,已开工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电站项目约750MW。
这样大规模的扩张是否算得上“鲁莽”的行为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本报记者专访了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王野。在与王野的对谈中,这家企业在直面消纳难、补贴难等挑战下的清洁能源全版图战略也逐渐明晰。在北控清洁能源看似急速扩张行为背后,每一步战略其实都经过了公司管理层的深思熟虑。
三大股东“组合拳”出击
北控清洁能源的新能源全版图雄心与其背后强大的股东实力密不可分。剖析北控清洁能源股东构成,北控水务、中信产业基金和启迪控股,这三大股东形成了北控清洁能源强大的依托。
北控清洁能源首个农光互补项目位于山东商河,装机容量40MW,2016年5月并网发电。
拥有这样的股东背景,北控清洁能源有实力将未来的战略计划放置于整个清洁能源版图之上。
谈及北控清洁能源最大的优势,王野认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稳健又不失灵活的法人治理机制。“这使得该企业同时兼备国企的稳重与民企的决策速度;既能依托国企的强大实力,又具备独特的民营企业灵活机制。”
“北控清洁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法人治理,机制设立得非常灵活。”王野感慨道,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与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公司的每一项决策都必须做到“快、准、狠”。
记者获悉,北控清洁能源最大股东——北控水务是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控集团”)旗下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旗舰企业。北控集团成立于2005年1月,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由原京泰实业集团、北京控股和北京燃气集团联合组建的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作为北京市国资委最大的国企,北控集团融资能力毋庸置疑;另外,北控清洁能源管理团队基本出身于大型央企国企和众多新能源企业,既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又有强大的管理、科研队伍。在优秀管理队伍带领下,同时依托三大股东“组合拳”出击,北控清洁能源才能在今年的“领跑者”项目竞标中崭露头角。
王野认为,多个“领跑者”项目的中标,既是对北控清洁能源强大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的肯定,也确立了北控清洁能源的业内定位格局。他表示,未来北控清洁能源将借助先进技术,严控度电成本,加快清洁能源项目的落地,实现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共赢。
带着全局观做规划
“预计到明年年底,北控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有望达到4GW~5GW。”在清洁能源产业的规划上,王野胸有成竹。
虽然挂牌晚,但北控清洁能源绝不像字面意义上那样,是一位 “新兵”。作为执行董事和执行总裁,王野在加入北控清洁能源之前在光伏发电行业已经拥有超过五年工作经验。自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他在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而更往前追溯,他的工作阵地是对技术要求更高、工程质量安全要求更为严格的核电领域。
“我始终认为要爱护这个行业,不能赚了一笔钱就走了。”这样的工作观让王野对新能源领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任何一项工程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北控清洁能源此次参与“领跑者”项目亦有着深刻体现。在王野看来,目前“领跑者”基地项目中标不仅为公司带来优质的项目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北控清洁能源的品牌知名度。但面临可再生能源消纳难、补贴滞后等发展瓶颈的隐忧,公司也不能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明年‘领跑者’项目我们会选择性参与投标。”谈及明年的战略规划时,王野如实说。“即便拥有‘领跑者’标签,也并不意味着消纳没有问题,‘领跑者’基地项目同样要考虑如何送出。”王野不无担忧地说。
“这也是领跑者项目实施的意义所在。”王野补充道,“北控清洁能源参与了多个领跑者项目基地策划、讨论的过程,通过不断实践,不断解决问题,进而推广优秀的商业模式。”
不只做光伏的“领跑者”
光伏产业的布局只是其清洁能源版图的“冰山一角”。命名为“清洁能源”,标志着北控清洁能源将绝不止步于光伏这项单一产业的“领跑者”。
在已并网的深州水厂分布式项目中,北控清洁能源不仅分别采用了单晶PERC单玻组件、双玻组件,还创新性地运用了“鱼腹式光伏索桁架”,保障光伏组件悬挂在水面之上,而又经得起风吹雨打,同时不受“隐裂”困扰。
北控清洁能源的“雄心”囊括了太阳能、分布式能源、风电、微网等一系列成体系的产业链。而构建这一版图是顺理成章的。今年5月,北控清洁能源与北控水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北控水务300多座污水处理厂中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然而,这仅仅是北控清洁能源产业链条的开端。据王野介绍,凭借北控水务、中信产业基金、启迪控股等股东在各地的建设项目,北控清洁能源分布式光伏项目有望迅速铺开。王野透露,下一步,当分布式光伏做到一定规模、对电网可能产生影响后,储能项目也将大面积推广。同时,在单个储能网无法稳定区域供电时,EMS微网技术也需跟上。而一旦产业发展成微网群之后,微网群之间互相进行能量交换,电力交易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套完整的新能源全版图商业逻辑不但符合北控清洁能源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样更顺应了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
王野同时表示,在光伏发电之外,北控清洁能源拥有自己的风力发电项目,凭借已有风电项目,已进行风电相关业务的开发。
此外,在储能、地热等产业发展方向,北控清洁能源都有专业团队在跟进。王野透露,“在储能领域,北控清洁能源拥有自主研发技术,未来我们会对电池寿命这一业内公认的经济性难题进行尝试挑战。在地热领域,我们在河南、西藏等省市,也在进行布局。”
对于构建清洁能源“全版图”,王野充满信心。“北控清洁能源未来的业务板块将涉及各类清洁能源,其中包括城市供暖、地热等等。只要是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我们都会统筹考虑、综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