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亟待纠偏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16-12-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新能源车作为国家力推的新能源战略产业背景下,骗补调查成为2016年汽车业的大事件。有消息称,新能源骗补车企之一——苏州吉姆西实际控制人目前已被捕,成为新能源车骗补事件首位被抓高管。与此同时,在近一年的新能源车查处风暴之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近日由四部委会签完毕,预计将在本月发布。

网民表示,新能源车企骗补频发,扰乱了行业秩序,对正处于发展探索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了恶劣影响。除了对违规企业和个人加强追责和处罚外,当务之急就是堵住现行补贴制度漏洞,并加强全方位实时监管。

骗补猖獗有碍产业发展

“媒体报道的骗补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骗补整治风暴也还在持续,要继续深入调查,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决不手软。”网民“向玲儿”说。

网民“清风徐来”表示,骗补行为不仅使政策目标落空,白白浪费宝贵而有限的财政资源,而且助长了行业歪风邪气,使好不容易奋斗出来的优势产业蒙上阴影。

新能源车骗补为何如此猖獗?在网民“张连起”看来,一是企业受利益驱动蓄意“骗补”。二是多级补贴导致补贴过度。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在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指标的压力下,审核和监管失责。四是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较低。

探索“去补贴化”之路

网民“张令晖”认为,财政普惠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行之有效的,但若长期执行该政策,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丧失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行业也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的问题。

“建议补贴政策逐步淡出,改为多元化扶持。”网民“杨历海”说,比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免费充电站的模式带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同时提高行业技术门槛、推进市场化运作。“即便要补贴,也应该向技术更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倾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网民“邱超奕”指出,政策着力点可以考虑向研发端和基础设施倾斜。“当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端的财政补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补助存活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记者 班娟娟 整理)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