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记者跟随国资委“改革新动能”采访团走进南方电网,探究作为改革的“试验田”的南网,在建立“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电价机制、构建有效竞争的南方区域市场体系、优化配置南方五省资源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输配电价改革
探索建立“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电价机制
2014年,全国输配电价改革在深圳破冰,首次厘清了输配电资产的边界和规模,核定了输配电价,为国家层面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全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创造了重要实践经验。
南方电网配合政府部门结合南方区域内水电比重大的特点,将低价电源保留用于居民、农业等政策性低价用户,部分缓解电价交叉补贴问题。云南和广西试点实施发电企业接入系统工程价格,完善电价体系和结构。
此外,在增量配网环节,南方电网组建了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打造了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供电企业,实现了增量配售电改革零的突破。
市场化交易
构建有效竞争的南方区域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也有两大国家级的电力交易中心:北京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这两大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省间电力市场交易。
2014年,南方电网公司建立内设机构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开展交易业务。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于3月1日挂牌成立,8月25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
2016年,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省间及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力度和规模。省间交易方面,1-10月份累计完成西电东送电量1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较计划增加119.5亿千瓦时;并结合输电通道能力、来水预测等情况,以云南富余水电增送广东为重点组织开展增量市场化交易,1-10月份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72.5亿千瓦时,有效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
省内交易方面,南方区域1-10月份共组织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1326.2亿千瓦时,占网内售电量19.5%;预计全网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约1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
目前,南方区域电力交易机构运行规范,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如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夏清所说:“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中心确保了交易的公正公平公开,会让市场‘活’起来。”
资源优化配置
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51%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稳步推进,还原了电力商品属性,引入市场竞争,通过改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西电东送更让资源配置的范围跨越了省的行政范畴,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的比重更大,促进了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1—10月,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达1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所送电量中70%是水电等清洁能源,特别是云南送广东送电量的90%以上是水电,西电东送电量已占广东省总用电量的30%左右。新增150万、190万、25万千瓦的风电、光伏及生物质发电机组并网,同比分别新增12%、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