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十三五”西南地区建风水联合运行基地?

作者:何诺书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16-12-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出台的《风电“十三五”规划》中,较多的篇幅用于阐释国家能源局未来几年将如何着力改善弃风限电,促进风电消纳。除了一些常规的做法以外,还提出了“创新发展方式”,其中提到一项举措是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开展风电与水电的互补利用示范,“重点推进凉山州、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乌江、北盘江等地区与流域的风(光)水联合运行基地规划建设”,此外,“十三五”规划还确定了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陆上风电发展目标,云南是整个中东部加南方区域的省(区、市)里分配到目标最高的,达到1200万千瓦,此外贵州分配到600万千瓦,四川分配到500万千瓦。

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省份在“十三五”期间成为风电开发重点区域其实并不奇怪。云南一直是资源大省,也算是风电大省,截至2016年12月,云南省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21万千瓦,虽然远比不上“三北”区域,但在南方地区规模已经算十分可观。

更重要的是,云南的风电利用情况对比“三北”区域还是好上不少,在2016年“三北”区域严重弃风限电的情况下,云南弃上半年风率只有4%,利用小时数也保持全国最高的1441小时。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能源局希望推动西南风水联合运行基地、为云南制定较高的规划目标有其道理。

但具体到每个省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规划是否能落地,风水基地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行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起码从云南这一省的情况来看,上述规划想法挺好,但略嫌脱离实际。“管生不管养”的传统也许还在延续。

1200万千瓦?还得看负荷盘子能否吃得下!

“十三五”期间,云南风电要达到1200万千瓦,意味着接下来四年需要新增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对云南来说,建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消纳市场是否够大。

目前,云南风电基本采取就近消纳措施,几乎没有外送,整个消纳市场电力富余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6-9月的汛期,必须对风电采取一定的弃风限电措施,而弃水电量已经令人关注。在电源整体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即使顺利完成风电“十三五”规划目标,也难避免弃风限电进一步扩大。

根据相关人士介绍,如果“十三五”期间电力负荷增长能按照预期不低于7.5%的水平增长,那消纳1200万千瓦的风电问题不是很大。但需要看到目前云南几个大水电项目在“十三五”期间似乎也将如期推进,如果这些大水电按期投产,那水电盈余的局面将会持续到2018或2019年之后,新增风电的消纳必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与“三北”区域风电多与火电竞争不同,在云南,风电的主要竞争对手水电也属于清洁能源,在执行调度时,风电的优先调度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当前云南弃水情况已经比较普遍的情况下,调度更多地是考虑两种清洁能源的利益平衡,一般情况下是控制弃水规模,风电也要承担一定的弃风比例。

风水联合基地缺乏实施条件

由于风电和水电在季节上的互补特性,不少研究机构,包括国家能源局的规划都提出要充分发挥这种互补特性,推动风水互补消纳。事实上,从云南风电的消纳情况来看,这种互补特性也确实体现出来了。

但这是否意味着需要建设风水联合基地,进一步推进风水打捆的消纳利用方式?

根据相关人员的说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设风水基地还是缺乏实施条件。把风电和水电打捆形成更大的电源群,进行统一的出力调度,从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比单独的风电或水电接入是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但在操作层面上困难也很突出,主要在于云南大部分风电装机都是分散式的山地风电,这些风电电源要和任何一个大型或中型水电打捆进行联合调度优化,送出距离都是比较远的。相关人员介绍,云南区域内这些大型水电周围可辐射到的风电装机不会超过100万千瓦,要把这些风电和水电连成片区,需要建设比较大量的新通道,经济上就缺乏可操作性。

如果要沿着流域区域安排新增风电,就近打捆送出,也就是按“十三五”规划里说的,依托流域建设风水基地,又面临这些区域的风资源不一定适合开发风电的问题。此外,这些流域的大水电有其固有的外送通道,都是按照水电规模规划好的输送容量,如果新增风电一起打捆,这些原有的通道也不一定够用。在汛期,这些风电恐怕也送不出来,跟当前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差别。从这个层面上看,这种规划建设方式意义不大。

事实上,云南电网在省调层面已经有意识地在做风电和水电的优化调度调整,一些大的流域都需要做年度调节,腾出空间,让其他电源可以充分利用。在汛期,有库存的大水电都尽可能地压着不发,只是目前云南只有一两个这种多年可调的大型水电,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风电“十三五”规划中关于西南风电、水电互补利用方面的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说,思路与“三北”地区的规划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从资源禀赋本身出发,“三北”区域是希望尽量充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风资源,“十三五”规划里的西南风水基地是希望利用资源互补特性进一步促进消纳利用。这样的思路不能说错误,但都没有充分考虑电源建设和电网调度的实际情况和局限。这也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规划一直存在的问题,规划和建设两张皮,最后只能造成浪费。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