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德国能源转型在阵痛中前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德国联邦内阁日前正式批准了《能源转型第五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德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2015年,31.6%的电力消耗来自可再生能源。

德国勃兰登堡州一座用氢能源作为电力存储介质的混合能源试点电站。这座电站主体建筑由一座氢能源电解存储站和一座生物质能电热站组成。电站不远处伫立着大型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大可达2兆瓦,产生的电力既可以直接接入电力输送网,又可以用于电站的电解制氢反应。 本报记者 王志远摄

报告指出,德国能源转型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至少占总电力消费的35%。以目前情况看,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18%,也有望如期实现。报告称,德国的能耗在去年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良好和气候凉爽。另外,2017年《可再生能源法》和新的《电力市场法》将把德国带入能源转型的新阶段。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加布里尔对能源转型的前景十分乐观。他表示,能源转型“正持续朝目标迈进”,政府将为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创造条件。“目前,可再生能源覆盖了德国电力消耗的近三分之一,显示出能源转型在德国将取得成功的趋势。”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可再生能源部主任托马斯·格里戈莱特对此持乐观态度。

负责评估监测报告的独立专家委员会对政府在能源转型领域的乐观情绪并不完全认同。德国政府在报告中强调,能源转型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在部分棘手领域已经出台了相关措施。但专家委员会却对政府如何通过这些措施达成目标提出质疑。专家委员会指出,降低初级能源使用的目标去年就未能实现。而且,去年初级能源在交通领域的使用不降反升,甚至连能源转型的最重要目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也未能实现。

德国能源转型实施5年来,改革所带来的“阵痛”迟迟没有消退。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中小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成为电费上涨的埋单者;另一方面,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已超过实际发展水平,财政补贴造成了可再生能源的“虚假”繁荣,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

专家委员会批评政府的监测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有粉饰之嫌,并认为德国政府的气候保护目标很可能无法实现,而且会导致电费居高不下。专家委员会主席安德烈亚斯·洛歇尔认为能源转型需要“制度性转变”,当前的促进措施应该完全废除。

德国经济界也对能源转型造成的高电价有所抱怨。德国工业联合会、德国工商大会等德国几大商协会当天联合发表声明,要求联邦政府全面审视可再生能源法的融资问题。声明称,德国企业的电费成本远高于欧洲平均水平,这在11月底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能源价格和成本》报告中已经得到证明。

德国政府为推动能源转型引入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为此,德国经济界每年要承担120亿欧元的可再生能源成本。这给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不仅束缚了德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带来工作岗位流失的风险。各大商协会认为,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并未能有效抑制电费上涨,呼吁德国政府全面考虑可再生能源法的融资问题,从而切实为企业减负。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