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提出,应在三峡上游修建超大型抽水储能电站——其可调节量是三峡水库日平均发电量的8倍之多。
此前不久,何祚庥去考察了三峡,他表示,此行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三峡水库上游还有大片地区,可修建成为抽水储能电站的“上库”,其蓄水数量可达40亿立方米之多,而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抽水机及水轮机等设备,是修建“超大型”抽水储能电站的绝佳场地。
“这一‘上库’比长江三峡的‘下库’高出300米至600米,如果每天有15亿立方米的水量上下反复提水发电,就意味着可调集的发电量达15亿度之多。”何祚庥说。
据了解,现在三峡水库共装机约2000万千瓦,以每天发电20小时计,也就是每天最多可发4亿度电。实际上,三峡水库年平均发电4500小时,也就是日平均发电9-10小时,而这一拟议中的抽水储能电站可调节量是三峡水库日平均发电量的8倍之多——从发电量的角度而言,三峡上游还存在“8个三峡”。
何祚庥强调,现在的问题是,除进一步深入研讨这一“超大型”抽水储能电站的“可行性”外,还需要消除对开发水能的偏见,并对抗极端环保主义和极端原生态主义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