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改革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多模式试点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1月,除西藏自治区正在制定试点方案外,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售电侧改革试点,3个省(区)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形成了以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
二是输配电价改革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为多方直接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发9号文件出台前,我委在深圳、蒙西电网先行启动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中发9号文件出台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2017年上半年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将全面完成。2016年12月,制定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明确了省级电网共用网络输配电价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对电网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是全面完成交易机构组建工作,为电力市场化交易搭建了公平规范的交易平台。区域层面,组建了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省级层面,南方电网公司营业范围内,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全部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电力交易机构;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山西、湖北、重庆三省(市)也完成了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
四是加快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竞争性电力市场初具规模。一方面,制定出台《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建立了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和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公布了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为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提供了示范。
五是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016年,全国包括直接交易在内的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每度电平均降低电价约7.23分,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拟适时出台。
简单说,去年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建立了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和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为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促进配售电业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大家都比较关注,主要在以下方面起了作用,提出以增量配电设施为改革基本单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供电营业区”界限。另外一个突破,我们以前按电压等级来划分配网,这次文件把这个办法突破了,为社会资本进入售电侧,建设售电配网,创造了条件。
另外,我们组织开展了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为了给售电侧提供示范,去年和国家能源局在全国一共组织了105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地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优选项目业主,从目前看效果还不错。这些项目少则几千万,多则几十个亿,现在还处于招标阶段,项目实施以后能够有效吸收社会资本进来,目的是要达到双赢,怎么双赢?一是解决窝电,二是解决缺电。去年的工作大概主要是这些。
下一步电改,一是加快发用电计划放开,按照我们的要求,到2020年除了调节性的发电计划以外,其他都要放开,因此今年的动作会大一些。我们现在正在起草一个文件,这个文件近期就要发了,文件中会要求新增的燃煤机组,原则上都不安排计划了,新增的用电大户也不安排计划了,都要走市场化的路子,这一块步伐要加大。
二是可再生能源方面,从去年来看,弃风、弃光、弃水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方面要做点文章,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办,计划内的要全部收购。再有就是完善可再生能源调峰机组补偿机制,做好可再生能源电价和补贴机制,开展可再生能源救济消纳试点。对清洁能源,包括上网补贴方面要执行好政策,还要研究一些新的办法。
三是今年还要加强监管,目前电力总体上是富裕的,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地方考虑到本省的就业和税收问题,搞了一些行政壁垒,下一步要针对这个问题加强监管,要立足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对违规的要处罚,包括自配电厂拉专线等问题,这些方面要严格要求,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今年重点工作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名单(第一批)详解
北京市
1、延庆智能配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北京新能源产业基地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简称北京延庆微电网项目),位于北京市八达岭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内,孵化器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7.2万m2,建有24栋独栋厂房以及1栋园区综合办公楼,已建设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能源局、北京市、延庆县共同投资,延庆县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建设,由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的EPC联合体负责实施,是国内首个政府主导的较大规模的新能源应用及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1.26亿元,项目包括1座10kV开闭所、3座配电室、24座建筑能源小屋,通过已有的配电网接入上级10kV电网,微电网的总变配电容量为5500kW。
2、通州“煤改电”智能电网示范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平谷马坊工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丰台飞腾家园高压自管小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新校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天津市
6、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河北省
9、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0、曹妃甸化学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山西省
11、太原工业新区110kv输变电工程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2、山西科技城综合能源供应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3、同煤大同矿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内蒙古
14、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达拉特经济开发区通过建设配售电改革试点,可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发挥发电资源优势,为园区企业提供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电力供应,大幅降低用电企业终端电价。预计到2017年可为园区企业节约电费6.4亿元,到2020年可为园区企业节约电费9.1亿元,并逐步提供电、煤、气、热等综合公共服务,建设园区能源互联网,实现园区各企业间能源、技术及产品的优势互补,促进园区经济的两化融合,转型升级。
15、包头铝业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由中铝能源有限公司和内蒙古丰融配售电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内蒙古丰融配售电有限公司是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中铝能源有限公司发起,由中铝能源有限公司、包头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以售电业务为基础、配电业务为核心、实现构建配售电一体化盈利模式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的设立顺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旨在为包头铝业生产经营、转型发展和包头市及铝业园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支持,并由此推动中铝能源有限公司拓展新业务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内蒙古丰融配售电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配售电业务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此次申报国家增量配售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工作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精准发力,使该项目得以顺利获批。中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实施报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的工作要求后,立即明确工作思路和要求,并与包头市发改委协调联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申报工作。内蒙古丰融配售电有限公司迅速编写《关于包头铝业工业园区增量配售电项目的报告》,并积极争取到包头市发改委同意以项目投资主体身份,将内蒙古丰融配售电有限公司作为包头市改革试点项目唯一一家申报单位,报送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
16、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7、 鄂尔多斯棋盘井地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辽宁省
18、瓦房店市三台新材料工业园、太平湾沿海经济区、红沿河循环经济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9、盘锦大洼临港经济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20、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铝加工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吉林省
21、大安市冠麒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22、亚泰医药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黑龙江省
23、大庆油田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大庆油田增量配电网承担安全可靠供电、项目建设等义务,拥有配网运营权和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颁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拥有与电网企业同等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拥有近30万居民、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商业用户,年供电量达13亿千瓦时,是全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增量配电网。
24、鸡西矿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25、鹤岗矿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上海市
26、上海石化暂供电区域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上海市和中石化系统唯一入选企业。目前,上海石化除了厂区内供电,还负责向金山区石化街道、金山卫镇,以及浙江省平湖市白沙湾和陈山油库等区域供电,其中居民用户约45000户,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非居民户约4000户,年供电总量约7亿度。
对于上海石化暂供电区域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获批,该公司发展项目部一位负责人认为,它拓展了炼化企业的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有助于进一步向能源企业迈进;同时,也有助于公司融入金山城区的发展,向当地居民、企业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实现和谐发展。
江苏省
27、南京江北新区玉带片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28、连云港徐圩新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29、南通通州湾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0、宿迁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1、镇江扬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浙江省
32、温州龙湾区空港新区、天城围垦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3、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区域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4、 长广电网浙江片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5、金华东阳市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6、 洋山深水港北侧陆域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7、 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泗安林城板块)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安徽省
38、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9、淮北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0、 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1、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2、安徽和县产业新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3、 蚌埠市沫河口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福建省
44、宁德湾坞--漳湾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5、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港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6、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7、 惠安泉惠石化热电联供工业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8、南平延平新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49、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江西省
50、江西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1、崇仁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河南省
52、新乡市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4、登封新区东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5、洛阳市洛龙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6、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7、南阳市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湖北省
58、 武汉左岭新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59、东风汽车公司襄阳基地配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湖南省
60、资兴市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湖南四个入围项目中唯一的县级试点。2015年来,资兴市立足优质的冷水资源、充沛的电力、强劲的带宽、良好的区位和天然的生态等国内不可复制的优势,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产业园定位为建设全国最节能环保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电信数据云基地,华中、华南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湖南最大的数据集聚区。目前,已有湖南尚锐、湖南电信以及浪潮集团等企业入驻,首家入园的东江湖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将于12月27日竣工运营。
大数据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产业。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的用电量属新增电量,产业园总规划面积3000亩,总投资200亿元,可容纳20万个机架500万台服务器,将引进数据中心、数据研究、数据交易、云计算、软件设计、电商总部、电子制造和休闲旅游等1000家以上企业,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税收12亿元。
2017年—2020年,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区电网增量用电每年达2亿千瓦时,至2030年,年用电量约为90亿千瓦时。此次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后,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控股投资配电网,以最大限度降低园区的用电成本,大大增强了园区的招商优势,加快企业入驻园区,大大推进了该园区的发展。
61、衡阳白沙洲工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62、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63、湘潭经开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规划面积为40平方公里,规划新建17个变电站,投资超过40亿元。湘潭经开区获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将极大助力于电力交易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比如蓝思科技这样一年用电量在两亿度以上的企业,一年可节省用电成本两到三千万,这就大大增强了园区企业的竞争力。在目前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所带来的电费优惠和电力服务提升极具吸引力,将大大吸引投资商,特别是规模大、用电需求大的优势企业入驻湘潭经开区。同时,园区也可通过与社会第三方市场资金的合作,给社会资本提供新的投资增长点,给PPP模式提供好的载体,争取配售电公司牌照,以配网为基础,开展售电业务,实现配售一体化,有利于拓宽经营渠道,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我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新增配电业务是全国首批试点,在现有国网基础上,如何科学统筹新增电力配网,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关系,是开展增量配电试点的重要一步。据了解,下一步湘潭经开区将尽快开展对外招商,依法引入具备电力投资能力的社会第三方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配售电公司,积极协调省能监办,争取获批省内首批配售电牌照;并根据经开区总体规划和未来发展,加快编制园区增量配电业务电网规划。
广东省
64、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据了解,广州开发区已与南方电网达成初步一致,将由区属国有企业广州穗开电业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出资,在知识城范围内设立合资公司,总投资规模约60亿元。广州穗开电业有限公司将主要承担知识城增量配电网业务改革后的配电业务。
广州开发区区内年用电量1000万度以上的规模以上120多家工业企业参与2016年电力市场竞价交易,全年交易电量超过44亿度,占全省交易总量四分之一以上,为企业节省电费共计超过2亿元。同时,区内设立了国有独资的配售电企业穗开电业公司,恒运、协鑫、省电力设计院、智光电气、迪森热能等公司也在区内设立了售电公司,推动售电交易越来越活跃。
以电力体制改革为契机,该区强化国有穗开电业公司作为综合能源平台的作用,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设立了广州开发区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并向国家能源局上报了总投资达57亿元的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全面强化区域能源支撑和保障。同时该区成功引进了南方电网总部、协鑫集团南方总部等一批能源产业龙头企业进驻,并围绕龙头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完善能源产业链,推进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和能源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全面推动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该区能源产业工业总产值规模达220多亿元,预计三年内将达1000亿元,成为新的千亿级支柱产业。
65、珠海市金湾区金湾东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66、深圳前海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67、 深圳国际低碳城分布式能源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广西
68、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示范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69、河池大任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0、 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海南省
71、美安科技新城智能微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2、金鹿工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3、海南生态智慧新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重庆市
74、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5、重庆市永川港桥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6、 重庆市万州经开区微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7、合川区工业园区(渭沱拓展区、天顶拓展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78、重庆石柱生态工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四川省
79、达州市地方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0、凉山州地方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贵州省
81、贵州省瓮安县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2、铜仁锰钡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3、贵州清镇市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4、贵安新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5、 兴义市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云南省
86、禄丰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7、红河综合保税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8、华坪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89、陆良县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0、西双版纳州嘎洒旅游度假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陕西省
91、延安新区综合智慧能源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2、富平区域综合能源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富平区域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是依托正在建设的富平热电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开发的区域综合能源“电、汽、冷、热、水”一体化、智能化供给项目。项目从能源源层、五联供动力模块层、综合管廊输送层、调控中心层、需求层全面整合、集成“电、汽、冷、热、水”五联供系统、信通控制及微电网系统、区域智慧能源互联网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和综合管廊系统,通过用“四个替代”满足不同用能需求,引领终端消费方式变革、提供多种能源解决方案、各类能源梯级利用、区域综合能源智慧化管理等方式,使区域能源一次能源转化效率达到70%以上,供给侧碳排放降低20%以上。
该项目是神华集团积极响应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电力体制改革要求,落实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在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同时,注重产业链协同效应发挥,通过清洁煤电对传统能源的全面替代,推动神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的具体实践。获批为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为该项目构建纵向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化供给,横向多种类、多品种能源互补、梯级应用、协同优化供给体系,实现“绿色、高效、智慧”示范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3、铜川矿业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4、韩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门区域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5、 铜川经济开发区坡头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2月27日上午,铜川市坡头工业园区配电网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园区内隆重举行,10千伏配网线路纬八线动土建设,标志着园区内配电网建设迈入快车道。目前按照《共同推进工业园区配电网建设工作方案》,坡头配电网建设工程已完成110千伏坡头输变电工程核准,并积极筹备该区域变电站的建设。工程项目计划投资7148万元,至2017年将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0千伏出线6条。
甘肃省
96、兰州新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7、平凉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8、瓜州柳沟综合物流及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99、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00、兰州国际港务区及机场北高新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近日,兰州国际港务区配电网专项规划报告圆满完成。依据最新的园区规划及路网图,完善电网布局,优化配电网方案,规划扩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布点开闭站7座;细化配网延伸方案,确保配电网规划密切适应港务区发展规划。
兰州国际港务区配电网专项规划是兰州供电公司范围内首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园区配电网专项规划。规划成果充分落实国网公司“超前布局,积极参与增量配电市场竞争,加快投资建设新增园区等优质配电网络”有关工作要求,在合理保障港务区建设发展用电需求的同时,快速实现园区配电网全覆盖,有力提升公司了在增量配电业务领域竞争力。
青海省
101、青海省海西州团鱼山矿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宁夏
102、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03、固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104、吴忠市宁夏太阳镁业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新疆生产兵团
105、十三师配电网增量配电业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