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中兴通讯连弃“三子” 业内称只想扭亏不想发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投资者报 发布时间:2013-01-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2年12月28日,中兴通讯(000063.SZ)发布公告称,将以12.92亿元出售旗下子公司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81%股权,受让方为基宇投资有限公司。
 
    这已是中兴通讯去年年内第三次出售股权,此前,中兴通讯于2012年9月和11月分别出售旗下子公司中兴特种设备68%股权和长飞投资合计81%的股权。据统计,三家子公司的出售为中兴通讯带来16.3亿元至21.7亿元的收益。
 
    对中兴通讯一年内三次“卖子”的意图,国信证券(香港)研究部电子通讯行业分析师范阳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是(中兴)赶在年底前透过转让股权粉饰年报业绩”。
 
    出售优质子公司
 
    作为中兴通讯旗下众多子公司中的一家,主要从事监控领域的动力环境监控和视频监控业务的中兴力维2012年前三季度为中兴通讯贡献了6.4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1亿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接近18%,为中兴旗下优质资产之一。对于出售力维的原因,公司出让公告称出售子公司“有利于集中精力,专注主业”。
 
    “如果真想除掉附着在中兴身上的吸血子公司,发展主业,为什么不卖掉真正吸血的并且和主业毫无关系的子公司?”中兴通讯一名不愿具名的员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质疑道。
 
    对于出售子公司的原因,记者致电中兴通讯品牌部,相关负责人称“不便做出评论”。
 
    根据此次交易架构来看,中兴通讯所持65%股份全部售出,中兴通讯(香港)所持25%股份出售16%,而群贤科技(力维高管翟卫东占60%,姬迎东占40%)持有的10%股份未发生变化。
 
    范阳认为,力维此次交易与此前出售长飞一样,主要为“粉饰业绩,务求年前账面上‘扭亏为盈’”。
 
    “中兴早前向中国全通出售长飞后,即时认购中国全通14.33%股权,并成为第二大股东,可见中兴仍希望控制已出售的子公司。”范阳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中兴出售子公司所得的盈利,可算入去年年收入中,而投资全通的部分不会作为开支入账。”
 
    中兴急于粉饰业绩跟其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的巨额亏损相关。据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33亿元,同比增长5.01%,亏损17亿元,同比下降259.14%;基本每股收益为-0.5元,这也是中兴通讯1997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三次出售子公司为中兴带来的16.3亿元至21.7亿元的收益将正好抵消前三季的亏损。而在范阳看来,除业绩报告披露的影响业绩的原因外,“国内运营商因换届的关系导致很多资本项目延迟,收款期被延长”,也是导致业绩难看的原因。
 
    “随着换届完成,领导基本就位,很多资本开支3月后应陆续落实下来。最近中兴股价反弹,估计投资者憧憬中国移动TD-LTE基站投资对其有利。而且最烂的东西都应该被放到2012的业绩里了。”范阳分析称。
 
    庞杂的“中兴系”
 
    在一名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在中兴通讯工作6年的内部人士看来,出售子公司的原因或许如外界所说为扭亏,但同时他更认定这是“中兴早就应该着手做的事。”
 
    在该名内部人士看来,中兴通讯目前遇到的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众多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耗费了精力,“耽误了主业的发展。”而该名内部人士认为,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庞杂的中兴系子公司、孙公司中间隐藏着的利益链条,对企业的风气和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
 
    据了解,中兴上市之后,实行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孵化出了一批子公司,并入股了多家关联公司,包括中兴康讯、中兴发展、中兴移动、中兴软件、中兴微电子等,领域涵盖通信、电子、能源、地产等。
 
    “这些子公司或关联企业主要由原始股东和前任高管创立,部分由中兴通讯的大股东之一中兴新设备有限公司设立,并不全由中兴通讯参股。”该名内部人士介绍称。
 
    据了解,这些企业成立之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创业元老们退出的路径之一,但后来“中兴系”越来越庞杂,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利益分配体系,通过特有的利益链条,利润最终流向公司中高层。
 
    “这种固定了的利益格局容易让新进员工失去斗志,没有向上的渠道,待在‘下面’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激励机制。说要清理子公司说了好久,但愿出售子公司能成为一个开端。”该名内部人士说。
分享到:

关键字:中兴 通讯 三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