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对新能源车骗补要重罚更要预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继去年底5家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被罚之后,工信部日前又对7家企业开出罚单。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这12家企业分别接到停止生产问题车型、退回补贴资金、缴纳巨额罚款等不同罚单,情节最严重的甚至被取消了整车生产资质。

重罚反映了国家整顿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的态度和决心。重罚之外还应建立长效机制解决问题,预防“骗补”,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更加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12家企业中,涉及金额最大的企业苏州金龙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高达5.19亿元,这一巨额数字表明政府此前在新能源汽车补贴申请和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和监管明显存在漏洞。比如,有的企业反映,先申报、发现有问题再进行抽查的事后监管,让企业有胆子去钻政策空子。另外,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核查中,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享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性能偏低、部分车辆实际使用率偏低等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

因此,一方面,国家改变了补贴资金拨付方式,把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并加强核查;另一方面,提高技术门槛,鼓励技术进步,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比如,适时提高推荐目录车型技术条件、加强车辆使用情况考核,用好补贴政策,莫让劣币驱逐良币,真正发挥出补贴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黄鑫)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