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山东电科院微电网智慧落地亮点工程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7-02-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光伏幕墙发电、逐日光伏发电、计量楼顶固定式光伏发电、薄膜车棚光伏发电、水平轴风力发电、垂直轴风力发电、混合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这些构成了山东电科院建设的山东省内首个“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实验(示范)工程”,该工程集风、光、辅、储于一体,成为了示范工程和业内标杆。该院立足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研发出了大量科研成果,建设了院区“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实验(示范)工程”,并把领先的科研成果运用到长岛“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介入控制工程”建设中,用强劲的技术支撑更多的亮点工程。

技术武装 完善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随着2014年以来,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逐渐被业内关注,山东电科院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实验室应运而生。该实验室作为山东电力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技术科技创新、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试验研究平台,开展了微电网运行监控与诊断分析、分布式发电并网与接入控制、柔性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装备研发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该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潜心钻研,形成了以山东电科院首席专家孙树敏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创新团队,共计12人,其中1人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及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1人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2人为国家电网公司专家人才后备。

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由时间积淀的,艰辛灌溉的。该实验室先后承担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相关领域科研项目10多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物联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及省网科技项目,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电网科技进步奖和多项山东电力科技进步奖……近年来,该实验室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山东省电力公司“孙树敏劳模创新工作室”、山东省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和山东电科院优秀专业团队等荣誉称号。

领先科研 打造院区微电网

“我们着力开展实验室建设,主要是为了搭建一个科研平台。我们建设院区微电网,也是为了深入地开展技术研究与开发。我们所有的付出,最终的目的都是科研落地,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山东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山东电科院院长苏建军的一席话道出了该院创新发展的真谛,也饱含了科研之路上的酸甜苦辣。

为高效优质地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服务清洁能源发展,该院着手开展院区微电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院区微电网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后,随之成为了微电网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山东电科院院区微电网一期工程自2012年开始规划设计,于2014年12月竣工验收。二期工程于2015年3月开始施工,各分布式发电电源点已建成,各分布式电源全部接入院区400伏交流配电网调试发电。目前,三期工程已启动。该工程是山东省内首个“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实验(示范)工程”,集风、光、辅、储于一体,整个系统通过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共联,可并网运行也可孤网运行,目前月发电量达26000千瓦时左右。

据介绍,依托山东电科院的院区微电网示范工程,该院将建设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工程技术中心,牵头承担国家及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牵头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申报国家级高层次科技成果,打造山东电力智能电网建设的新坐标。

成果延伸 建设长岛大工程

2015年,备受关注的长岛微电网一期工程投产运行,之前完全靠外部供电的烟台长岛开始享受微电网创造的美好生活。孙树敏介绍:“该工程显著提高了海岛区域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增强了海岛电网对丰富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这只是长岛工程的开始,长岛五岛的人民期待着微电网带来更多的新变化。山东电科院勇担技术重任,在孙树敏的带领下,长岛一期工程的原班精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长岛二期工程的可研报告编制、评审及工程初步设计。该院将在二期工程建设中,充分利用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实验室平台,运用更多的科研成果,力争再次缔造一项经典工程。

分享到:

关键字:微电网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