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笔者梳理合资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时,注意到一个事实,除了腾势外,其他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都由外方主导,有的从外方进口动力系统组装在新能源汽车上,有的采用外方的核心技术生产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将主导未来的汽车市场,也是我国汽车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外方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占领国内市场,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国梦”。
在传统汽车领域,我国组建了众多的合资企业,但没有一家合资企业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合资企业一直要向外方缴纳不菲的专利使用费,以至于有识之士无不感叹:合资30年仍然掌握不了核心技术。从目前来看,我国合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方面,有可能重走传统汽车的老路,妄想从外方获取新能源汽车技术并不现实,且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未来我国市场上外资主导的合资新能源汽车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国内企业只赚一点可怜的组装费。
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国梦”还要依靠自主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间窗口不会长期打开,时间不等人。
目前,我国自主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很多困难,对自主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不但不能减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新能源汽车研发需要巨额经费,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自主企业都要依靠传统汽车的利润提供支持。自主企业的销量不及外资或者跨国公司,利润率也没有他们高,自主企业拿出超过外资企业的研发经费确实有难度,这就需要政策给予一定的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许多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也不例外。几家主流自主汽车企业不断向上突围,推出中高端车型,已经取得部分成果,需要加大投入站稳脚跟才能取得成功。自主汽车企业既要加大传统汽车投入,又要兼顾新能源汽车发展,挑战很大,这就更需要政策的扶持。
此外,加强舆论引导也是关键之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不少消费者仍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自主新能源汽车,需要舆论导向扭转他们的偏见。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自主汽车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些企业拥有了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自主汽车产品与合资、外资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外方主导的合资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汽车市场繁荣有促进作用,但毕竟不是我们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