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能源大嘴 (ID:goodenergy) 最近梳理了各省发改委公布的煤电项目核准信息及各省环保厅公布的环评,发现:2016年煤电项目审批出现了“急刹车”。2016年全年仅有22GW煤电通过发改委核准,其中下半年仅有6GW,比2015年通过核准的煤电装机总量142GW下降了85%!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大嘴”)
根据大嘴君的统计,全国煤电项目的核准速度由2015年平均每周核准3GW下降至2016年下半年每月仅核准1GW。
此外,国家能源局在2017年1月下发13省《关于衔接“十三五”煤电投产规模的函》中叫停了超过50GW的在建项目和超过60GW已核准或列入规划的项目。
尽管如此,由于之前煤电发展的无序扩张,当前形势依旧严峻…
煤电利用率持续走低,产能过剩情况恶化
尽管2016年中国发布多项政策,对煤电产能的控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煤电发展的速度来看,目前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由于初步预测2017年煤炭需求或将继续下降,特别是煤电行业煤炭需求量下降,中国大型煤矿企业近期呼吁恢复对煤炭企业的“全年276天”的限产政策。与此同时,约140GW装机量的煤电项目仍在建设,还有一些燃煤热电、国家示范煤电项目和煤电预警绿色地区的煤电项目,仍可通过核准开工建设。
2016年的煤电产能过剩情况持续恶化。持续增长的煤电产能和持续降低的煤电电力需求导致全国煤电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根据据中电联统计数据,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从2015年的4329小时下降至4165小时,创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这正是由于近几年煤电新建项目大量投产。
图片来自《能源》杂志
目前在建的煤电项目全部竣工后将使中国的煤电装机量提前达到2020年1100GW的控制目标。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提高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未来几年内将没有更多的空间批准新的煤电项目。
煤电发展政策忽略对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中国的煤炭资源往往分布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这也是煤炭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6年发布的《煤炭产业如何加剧全球水危机》报告中,强调了中国和全球煤电产业对水资源造成的巨大影响。
报告显示,中国45%已运行的燃煤电厂(358GW)处于过度取水区,基准水资源压力已经超过了100%。这意味着地表水资源流域的取水速度超过其补给速度,取水量超出年补给量。
图中不同颜色的地区表示不同的基线水压力等级,棕色部分为“过度取水”(即基线水压力等级大于100%)区域。黑色和白色圆点分别表示截至2013年底的全球已运行的燃煤电厂以及全球规划和在建燃煤电厂
令人担心的问题是,近几年的政策将新增煤电产能集中分布在了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2016年核准的煤电项目(11GW)中一半位于水资源高压地区,其中只有4GW被叫停。2015-2016年,在水资源高压地区有77GW煤电项目获得核准或开工建设,而仅24GW被叫停。
热电联产项目持续扩张
2016年仍有大量热电联产项目获得核准,包括工业园区采暖供热和居民区采暖热电项目。根据大嘴君的统计,2016年全国有25GW热电联产项目通过了环评审批,其中14GW位于山东省。这不得不使我们提出疑问:热电联产项目不仅可以热电联产,也可以仅用作发电。继续批准热电联产项目是否会成为煤电项目获批的借口?
如果不对热电联产项目加以限制,那么有70GW的煤电项目可开工建设并在2020年前投入运行。这将使煤电装机量难以控制在1100GW的既定目标。
注:
2016年全国有36GW煤电项目获得核准,其中14GW在2017年1月被列入缓核、缓建名单。同时,2015年已核准的39GW煤电项目也在2017年1月被列入缓核、缓建名单,余下的103GW的煤电项目将有可能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