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江苏阳光7年“光伏梦”彻底破碎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01-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梦想终将回归现实,江苏阳光近7年的“光伏梦”彻底破碎。
 
  1月30日,江苏阳光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下称宁夏硅业)已资不抵债,公司向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石嘴山中院)申请宁夏硅业破产清算,法院已正式受理。
 
  宁夏硅业的破产不仅导致江苏阳光12.75亿元的借款无法收回,也直接导致其2012年出现亏损。此外,江苏阳光还为宁夏硅业1.2亿元的贷款提供担保。
 
  亏损已成现实
 
  江苏阳光公告显示,光伏市场形势持续低迷,宁夏硅业的多晶硅生产成本严重倒挂,生产经营无法持续。截至去年底,其账面资产总额13.99亿元,负债总额14.45亿元,净资产-4615.62万元;当期亏损2.47亿元,公司已资不抵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宁夏硅业成立于2006年7月12日,注册资本3.6亿元,其中江苏阳光出资2.34亿元,占比65%;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出资0.9亿元,占比25%;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出资0.36亿元,持股比例10%。该项目已累计投资17.8亿元。
 
  截至去年底,宁夏硅业向江苏阳光的借款达到12.75亿元。记者就此致电江苏阳光,其证券办一位人士以“董秘徐伟民不在”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坦言,江苏阳光当初成立宁夏硅业,正是光伏产业上升期,“等到2010年开始批量生产的时候,多晶硅产能已过剩,价格下跌厉害,亏损是必然的。”
 
  受宁夏硅业破产影响,江苏阳光不得不对2012年度计提大额坏账准备,导致其当年利润出现重大亏损。
 
    梦醒之后的代价
 
  江苏阳光当初设立宁夏硅业理由是“公司已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和生产新型高效纳米光伏电池,为解决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瓶颈、打造完整产业链,也为公司取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消息一度引起市场轰动,江苏阳光股价也借机暴涨不少。
 
  宁夏硅业成立之初年产多晶硅4000吨,首期为年产多晶硅1000吨。但到2007年4月20日正式开工,宁夏硅业首期产能被提到年产1500吨。
 
  2008年12月23日,宁夏硅业首期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试生产,恰逢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其与海润光伏当年签署的《多晶硅供需合同》,在2009年并未完成批量供货。
 
  2010年宁夏硅业上述项目终于正常生产,但此时多晶硅价格已大幅下降,直接导致该项目的亏损,也导致江苏阳光当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0.48%。宁夏硅业当年则亏损1.14亿元。
 
  尽管2011年一季度多晶硅价格大幅回升,使宁夏硅业当年上半年盈利四千万元左右。但下半年欧债危机再度袭来,使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并造成该项目2011年亏损848.17万元。
 
  如今,宁夏硅业再次爆出2012年巨亏2.47亿元,使原指望打造“光伏产业链梦想”的江苏阳光损失惨重。
 
  “从投产到销售近7年里,宁夏硅业几乎没给江苏阳光赚到一毛钱,这笔投资显然是非常失败的。”上述基金经理直言,对光伏市场的错误判断是江苏阳光最大失误,而买单者是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无法保证。”
 
  更严重的是,宁夏硅业以全部机器设备及土地、厂房作为抵押物向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贷款1.2亿元,江苏阳光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抵押期限到今年9月28日,如宁夏硅业无法偿还,贷款最终需江苏阳光来承担。
 
  近7年的“光伏之梦”一朝惊醒,只是代价对于江苏阳光来说实在是过于沉重。
分享到:

关键字:江苏 阳光 年光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