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光伏产业地方投资冲动“后遗症”初显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02-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摘要:公开资料显示,合肥赛维合并资产净值为-5400万美元,总借款约为4.85亿美元,合并资产负债比率为107%。
 
  此前曾报道,四川长虹收购安徽鑫昊等离子20%股权在合肥市招投标中心低调公示完毕,当地这家知名国企投资20亿注册成立,如今三年时间过去,账面净资产不到10亿。
 
  这不是个别现象,作为当地打造平板基地的一部分,笔者亦独家获悉,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点,位于合肥高新区的赛维LDK项目以2500万人民币低价出售,公开资料显示,合肥赛维合并资产净值为-5400万美元,总借款约为4.85亿美元,合并资产负债比率为107%。
 
  据悉,合肥赛维于2010年8月由江西赛维投资,注册资金10亿元,一期由合肥市政府投资25亿元,根据计划,该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基地。
 
  “一个千亿产值的光伏新能源产业未来可以预期,新能源产业‘一夜之间’平地崛起成为生动的现实。”当地官方媒体曾如是报道。
 
  然而事与愿违,只不到三年的时间,国内光伏产业一片哀鸿,曾经万众瞩目的“光伏明星”江西赛维债务危机绵延到了合肥,合肥赛维在2013年伊始便以2500万人民币的低价被收购,当地政府对于此事更是三缄其口。
 
  地方政府雄心勃勃培育产业之下的投资冲动,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为打造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地方政府可谓殚精竭虑。在合肥市“十二五”规划中,新型平板显示、光伏及新能源等六大产业被列入当地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
 
  如今,合肥鑫昊与赛维项目的遭遇对于地方投资冲动提出了警醒,而鑫昊的现状或许就是一个对地方盲目投资的一个最佳诠释。
 
  根据2009年鑫昊破土动工时当地政府与长虹的约定,总投资20亿元的鑫昊等离子项目,10亿由当地政府投资,10亿由地方政府协助鑫昊公司贷款,长虹团队负责运营管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回购。
 
  彼时,京东方集团投资175亿建设的六代线项目在合肥新站区开工,燃起了此前并无此类产业基础的合肥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的冲动。
 
    于是,合肥在业内一片质疑声中购买了一条日立淘汰的等离子生产线,走上了“造基地”之路,并如愿成为“中国第一个同时拥有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地区”。
 
  而如今,这家一度陷入倒闭传闻的企业门前略显萧瑟。近日,本报笔者来到位于合肥新站区武里山路与礼河路交口的鑫昊公司,“日子难过”,鑫昊管理岗位某在职员工说,“我们有两个厂房,一个租出去了,另一个在做设备拆解,准备卖了。”另据该人士透露,鑫昊近日在新站区拿了一块地,“据说要做房地产(行情专区)”,该人士说。
 
  面对倒闭的传闻,当地政府予以否认,新站区管委会内部人士称鑫昊目前正处在股权转让的调整期,“从去年底到现在,他们不再接新的订单,只是把旧订单的尾货生产完,所以看着像停工了。”
 
  笔者就此致电鑫昊综合(行情专区)管理部部长王振江求证,他拒绝了笔者的采访,并称“目前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后国家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出台以来,各地都在投资拉动增长中高速跃进,合肥只是过去几年地方政府一轮投资冲动的缩影。
 
  官方数据显示,从“十五”末到“十二五”初,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万亿,年均增长44%。刚刚结束的当地两会上,合肥仍提出了超两位数的GDP增速目标,并且在实现路径上,投资拉动仍是主流。
 
  “现在一些投资可说是到了真正检验的时候了”,上述人士说。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产业 地方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