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2020年50%的光伏产品将实施绿色生产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英利成为中国首家及全球光伏领域首家加入该基金会“碳减排先锋”项目的企业。

  作为中国首家制定明确的可再生电力消耗目标的企业,英利承诺,到2015年年底,公司电力消耗总量中至少4%来自于自己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

  目前,中国的电力消费结构中只有1%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光伏组件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耗电巨大。如何处理光伏产业发展、节能降耗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有光伏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中国国内光伏发电成本仍然高于传统能源发电成本的情况下,英利的承诺具有挑战性。

  光伏发电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在经历“过山车”般的行情以后,光伏行业已经开始了结构调整。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近日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太阳能发展路线图的课题研究已经在启动。

  寒冬里的救赎,除了他救,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光伏企业自救。倒逼机制之一便是自我加压,自强过冬。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碳减排先锋”项目开始于1999年,截至目前已有30家成员企业。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全球知名企业,包括利乐、惠普、可口可乐、索尼、沃尔沃集团等。世界自然基金会及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将对成员企业进行监督,确保其落实具体减排措施,并完成减排目标。

  作为“碳减排先锋”的成员企业,英利制定了一系列大幅超前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截至2015年:生产每兆瓦光伏组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3%(直接排放及因使用电力和热能产生的间接排放);采购的产品及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7%;上游物流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0%。

  据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公司副总裁熊景峰向记者介绍,英利计划从自身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上游延伸两个层面实现节能减排。其手段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计划”、建立云端温室气体管理平台等。

  尽管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看,光伏产业生产制造的绿电多于能源消耗。但是,推动企业乃至整个光伏行业向“低碳生产”转型,依然任重。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英利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计划于2015年推出光伏行业的绿色生产标准,推动光伏行业降低能耗。预计到2020年,全球50%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将实施该绿色生产标准。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领跑世界革新”项目主任、英利“碳减排先锋”全球审核委员会成员DonaldPols呼吁,更多企业建设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电站,包括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大型地面电站,降低碳排放。
 

分享到:

关键字:2020年 光伏 产品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