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全额、全税征收成为光伏产业的“拦路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7-03-04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自2013年“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我国全面治霾的战役已经打响三年。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考核年,面对频繁的重污染天气如何破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饶有兴致的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到:“刚下飞机,我就看到了蓝天白云。我们希望‘两会蓝’能够延续下去,我们更希望生活的每一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

从“APCE蓝”到“两会蓝”,虽然只是网络名词,却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渴望。围绕绿色环保、节能产业方面的话题也成为人大、政协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绿色、节能产业之路到底该怎么走?面临怎样的困境?破解雾霾之困的突破口又在什么地方?面对诸多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成为雾霾主因

NBD:我国全面治霾的战役已经打响3年,但效果并不显著,在您看来,导致雾霾难以根治的主因是什么?

刘汉元:2016年入冬后的雾霾天气,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波及范围广,多地机场停飞,大面积航班取消或者延误,中小学生停止户外活动。可以说,雾霾已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国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

对于雾霾的形成原因,或许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无疑是其主因。无论是散煤燃烧还是相对清洁的燃煤发电,都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而这正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目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全球近一半的煤炭在我国燃烧,成为废气和粉尘的主要来源之一。可问题是,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之前,我们没有办法停止对煤炭的燃烧。此外,2016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85亿辆,尾气的排放也进一步加重了空气质量的恶化。

因此,无论是关停多少工厂,还是限行多少车辆,只能是治标,无法真正解决雾霾的问题。

NDB:您刚才提到了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问题,是不是只要转变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就能从根本上破解雾霾治理的难题呢?

刘汉元:你理解的思路方向是准确的。治理雾霾最根本途径是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方式,如何改变,在我看来就是加快推动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事实上,积极支持并大力扶持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无论是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全国人民的呼吸,还是全人类的健康,都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因此,应当抓紧推动实现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在此过程中,还将催生对储能应用、智慧电网的需求。粗略测算,如果我们三五年内实现能源消费增长的再生清洁化供应,二三十年时间内实现部分到大部分化石能源的替代,将会形成近百万亿的新兴产业规模,一方面推动我国经济适度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将有效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彻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已经超过欧美

NBD:目前我国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怎样的?

刘汉元:从产业总体来看,我国光伏产业行业已经从十多年前的两头在外,发展成为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从9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盟,到国内安装应用占到接近一半,技术的不断进步,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单位发电发电装机成本持续降低,目前每千瓦的建设成本在5000-7000元,三五年内有望降到3000-5000元。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第一大国。

从制造过程来看,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建立起从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设备,主要产品,系统集成的完整体系,规模全球第一。从能源投入产出来看,制造光伏发电系统全过程的能源消耗在电站建成后半年左右即可全部回收。而系统设计寿命25年,可以实现零排放、接近零消耗持续发电。

我国东西部地区每亩国土面积光伏发电每年可输出5-10万度电,西部地区可以达到10-15万度电,相当于10-30吨石油的等效能量。从发电成本来看,现有条件下建成的电站,东部地区每度电成本大约4-5毛钱,西部地区3-4毛钱。如果我们以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来测算,东部地区只有3-4毛,西部地区只有2-3毛。如果同时给予税收优惠,东部地区每度电成本约3毛左右,西部地区只有大约2毛。

技术的进步,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提升,三五年内上述成本还将下降30%以上,成为发电成本最低的能源生产方式。

NBD:当前我国去产能,有人认为电力已经过剩,没有必要加快光伏产业的发展,您怎么看?

刘汉元:从发电量来看,我国的总量位居世界首位,但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人均电力消耗2015年只有美国的26%、德国的40%、日本的50%,还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电力供应并未绝对过剩。

而当前电力消费仅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长远来看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可再生清洁化是我们减少雾霾困扰,实现“巴黎协议”减排的必然选择。

从国情来看,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一定条件发展分布式和部分集中式光伏电站,而我国辽阔的中西部地区更可建设成为全球最具优势的光伏发电地区。若将中西部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打造成为我国的情结能源基地,一方面可向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源源不断输送情结电力,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全额、全税征收成为光伏产业的“拦路虎”

NBD:今年年初,为企业减轻税负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针对此话题您怎么看?

刘汉元:根据世界银行计算,2016年中国企业的总税率高达68%,居全球第12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0.6%,也高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的44%、德国的48.9%、英国的30.9%。在新兴经济体中,略低于巴西的68.4%,高于印度的60.6%、俄罗斯的47.4%。同样,也远高于目前制造业大量流向的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的21%、越南的39%。

虽然国内对此种税率算法有不同观点,但对于当前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总体并无争议。不仅是许多传统制造型企业税费过高,生存压力巨大,对很多新兴产业来说,更是举步维艰,光伏新能源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NBD:在中国发展光伏产业,具体需要征收哪些税费?

刘汉元:当前,我国光伏行业从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一系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产,再到下游的光伏发电,都是全额全税征收。涉及的主要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25%及其附加、增值税17%,此外还有海域使用费、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其他税费种类,如再考虑社保因素,税费将更加惊人。光伏行业这个与我们的空气、环境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的绿色战略新兴产业,却承受着高额的税费,事实上,已经严重抑制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NBD:除了税费高以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因素提高了光伏产业的门槛?

刘汉元:融资难也是一大方面。光伏行业由于一次性投入金额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回收期长,使得光伏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不仅取得授信额度难度大、额度空间也小。根据光伏项目数据平均测算,实际缴纳的度电增值税平均是运维成本的1.8倍,度电增值税平均是净利润的30%。

得到贷款后,光伏企业不仅要支付较高的银行利息,而且资金成本中6%的增值税还不能抵扣,作为成本很大占比的利息还要全额征收17%增值税,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税费负担。此外,新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已高达600亿,前期项目补贴收入占全部电价收入的50%以上,且一拖再拖,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实属不应该。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