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道中,关于汽车行业的表述比较少,直接涉及汽车行业的地方只有一处,原文是:“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
这段话有70个字,虽然包含“汽车”两字,但整体却是以尾气治理为核心,后面的几个措施都是以此展开。其中,对黄标车的治理已经连续多年提出,在2017年基本可以作为这项国策的“收尾之年”。而对老旧机动车和高排放机动车的整治也是持续多年的事情。不过,今年对高排放机动车的“专项整治”可能将是一大事件。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出现了“清洁能源汽车”这一词汇。从2013年开始,这一词是首次在这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出现。清洁能源汽车这个词语以官方身份登场是在1999年的“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大会上提出。当时还没有“能源”这两个字的前缀。这次应该是这个词语的第一次登场。
这个词语变化有何意义?从前几年来看,在2014年、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出现了“推广新能源汽车”这一提法。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新能源汽车一词,但是针对与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有相应的安排。过去三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不过,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所指与国外有点不一样。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含义即是“清洁能源汽车”,包含了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氢燃料汽车、甲醇汽车等多个方面。但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含义比较具象化,特指电动汽车,或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驱动力主要是电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人士曾对笔者表示,在国外参加相关会议时,中国与国际上的区别往往会带来歧义,甚至是争议。而这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提出了对“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不再是“新能源汽车”,这可能说明了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概念认识更加全面、科学。如果大胆猜测,在电动汽车之后,政府可能会支持其他种类的新能源汽车。
事实上,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电动车企在这两年经历了飞速发展,但行业弊病也不断出现。巨额投资涌入使得汽车行业兴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出现了新的产能过剩可能。而另一方面,国际上对未来动力的发展一直是采取多路线并存的方式。日本汽车工业的氢燃料、混合动力都已经比较成熟,而在南美有甲醇汽车、法国汽车也在研发空气混合动力。
在环境治理形势日渐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也在探寻多种路线的可能性。但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而不是支持推广清洁能源汽车。这两者还有重要的区别。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政府将作为主体,而前者可能多是指引导性质的政策。由此来看,汽车产业政策还不能在短期内有什么大的改变。
不过,这一新提法的出现,也预示着未来政策可能调整的方向何在。对于企业而言,做好技术准备也是应该有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