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分散风场示范项目要算经济账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3-02-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关于分散式风电接入开发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226号】文件)和“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能新能(2011)【374号】文件)。
 
  在我国风电产业调整转型的背景下,国家能源局指明了风电分散式开发的方向,对风电开发和风机制造企业犹如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人用“集体转向,共赴盛宴”来形容他们表现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而电网企业虽然在分散式接入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态度却相对平静淡定,看起来“既不积极、也不抵制”。
 
  无论目前送端、受端双方的态度如何,无疑,分散式风电都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急待仔细研究和计算的思考题。
 
  开发商:分散式风电提出新要求
 
  分散式风电由于采取因地制宜、分散布局、多点接入、打捆开发、就地消纳等新特点,与集中大规划风电开发大相径庭,对开发商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维护提出了新要求。
 
  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鹿浩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分散式风电对开发企业提出了这样一些新要求:首先,由于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布局较为分散,部分地区涉及的范围过大,对风电场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风场运维成本可能偏高;第二,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涉及风电场数量较多且分散布置,各风电场开闭站数据信号采集后都要传送至集控中心,可能会出现通信接口不足的问题;第三,分散式模式下集中控制要求更高,控制管理方面可能有困难。
 
  “就上述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国内的大型风电开发商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在开发分散式项目过程中,开发商会考虑这些问题,比如在已建成的5万千瓦风电场附近开发分散式项目,这样分散式与已建风电场可共用一个集控中心,并由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负责分散式风电场的日常工作。”鹿浩说。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坤把分散式开发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相对集中开发,整体开发规模可达到3万-5万千瓦,这类风电场有统一的变电站和控制中心,可借鉴大规模风电场的开发管理模式,现有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第二类是完全意义上的分散式接入风电系统。每条配电线路上分散接入几台风电机组,机组分处于不同的区域,没有统一的风电场升压站和控制中心,每台机组独立运行。他认为:“按这种方式,目前现有的风电机组还不具备接入电网所要求的全部功能,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提高不同运行环境条件下的技术要求。华能新能源对于此类项目,正在积极试点探索,希望与设备企业一起努力,在风电机组设计、箱式变电站的设计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探索出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新模式,逐步进行推广。”
 
  在开发商和设备企业看来,分散式风电开发是一个全新的探索,一方面,开发企业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想方设法提高接入风电的稳定性,减少对当地电网造成的波动和冲击,另一方面,电网企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目前电网的接入技术标准欠缺,没有统一的分散式风电接入点的技术标准,无法从源头上要求设备制造商进行风电机组的优化设计,无法提高机组的适应性,箱式变电站、风电场变电站相关设计要求更无从谈起,也没有办法确保接入系统满足当地配网运行要求。
 
  电网:接入带来的改变需要

  系统化分析和计算
 
  在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看来,分散式风电接入后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这也是电网方面一直保持“冷静”的原因所在。分散式风电接入带来的改变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个层次进行充分考虑。
 
  从技术性角度来看,风电接入后可能会对当地供电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带来影响。“分散式风电接入前,电网的潮流是单一可控的,系统的继电保护等装置也是根据负荷发展和潮流分布情况经过大量计算早就设计好的。分散式风电接入后,会对原来的潮流发生什么改变、控制措施是否需要改进和加强,如何改变,现在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分析,盲目接入,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届时,不仅风电发不了电,原来的供电稳定性也受到影响。其次,分散式风电直接接入负荷端,谐波、有无功控制、频率、电压稳定等问题如果控制不好,会严重影响当地电能质量。”白建华说,这些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应该抛开利益相关方,客观研究。
 
  从经济性角度看,分散式风电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分散式风电的随机性会影响电网的潮流,由于当地的负荷曲线变化不大,风电增加后,所需的网电相应减少,但网电是早就按照既定负荷设计好的,因此会造成网电电量大量损失。此外,新接入的风电还会影响电力平衡。电网系统是一个电源,新接入的风电也是一个电源,两个电源去满足同一个负荷,从电力平衡角度看,电网系统变成了备用和调峰装置。如果接入的风电出力很大,对电网系统的波动和影响也很大,还会影响到上游火电或其他电源的发电效率。这些经济关系的变化,需要做详细计算,还要考虑是否需要国家财税政策来调节。”白建华说,“此外,对负荷本身来讲,电网供电的价格相对便宜,风电供电的价格相对高一点,负荷用电成本增加的情况谁来承担?”
 
  按照白建华的观点,分散式风电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政策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最后要落实到规划和政策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他说。
 
  分散式风电不仅是风电开发的新探索

  也是分布式能源发电新探索
 
  无论是开发企业、设备企业还是电网公司,私下里,他们都表示,虽然风电分散式开发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但绝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分散式风电开发是要算一笔经济账。”
 
  从开发商和设备企业的角度看,分散式风电虽然减少了变电站建设的费用,但分散布局、多点接入导致在建设过程中道路施工、控制等费用增加,在运维过程中风机点多面广又导致管理人员增多,管理成本上升。由于分散式风机的个性化和可靠性要求提高,成本也将增加。现有的风电价格机制是否能推动分散式风电的快速发展有待商榷。
 
  从电网的角度看,分散式风电接入后,打破了原有的成本分摊和投资体系,改变现有的经济关系和电网结算规则。这种改变对整个电力交易环节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震荡,对用户、风电场、电网、原供电电源这些利益相关方都将产生影响。这些变化的负担谁来承担,需要考量。
 
  如何促进分散式风电更好发展?业内人士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白建华说:“我觉得分散式风电开发可以做示范项目,通过示范研究其技术上、经济上的变化和影响,把问题分析清楚,这有助于分散式风电开发的整体发展。”鹿浩也表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建成,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分散式风电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建议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应大力推动分散式接入风电示范项目的进度,努力做好示范工作。”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374号文件”之所以以指导意见的形式出台,是希望与业界探讨分散式风电的发展。文件中也明确提出,“鼓励通过先试点示范、再综合规划的方式,逐步扩大分散式接入的开发规模。”
 
  事实上,风电分散式接入试点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风电开发的新探索中,更重要的是,它又一次引发了电力运行体制和机制的新变化。当前,我们倡导自发自用的光电、地热、生物质等分布式能源发展,分散式风电接入急需的体制、机制、产业政策、财政扶持政策、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也将是今后分布式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当然,这绝不是一个政府部门能解决的问题,系统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分享到:

关键字:分散 风电场 示范 项目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