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上海杉杉沈龙博士:硅负极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作者:徐丽萍 来源:锂电大数据 发布时间:2017-03-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3日,“2017(第五届)中国锂电产业峰会”在广州举办。上海杉杉沈龙博士在峰会上发表了《硅负极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主题演讲。

上海杉杉沈龙博士

沈龙简要介绍了中美对高能量密度电池开发的规划,尤其以中科院的先导计划为例,指出了目前的电池开发技术水平及未来的目标。中科院先导计划电池研究项目目标中指出,2015年加快关键材料中试以及实现其产业化,加速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启动动力电池综合分析平台建设。2018年碳米硅碳碳、富锂高压电、高温隔膜、石墨烯等关键材料量产,其中动力电池电芯密度大于180Wh/Kg,模块能量密度大于150Wh/Kg。2020年负极、正极、隔膜性质优越,新技术锂电池大规模量产,产值大于50亿。

沈龙博士介绍,硅负极材料开发的工艺复杂,硅负极是我们目前首选的用于提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杉杉公司2012年开始量产采用硅系合金的负极材料。公司规划的硅负极匹配用石墨材料也将于2017年进行中试,并于2018年实现量产,届时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另外,公司2009年开发第一代纳米硅碳负极材料,2012年开发第二代硅氧材料和第三代硅薄膜材料,硅薄膜材料属于前沿性的技术,离商业化还有点距离。

沈龙博士最后介绍了杉杉股份负极工厂的分布情况:总部上海杉杉建立于1999年,主要定位在研发和商务方面;郴州与石家庄为石墨化基地;石家庄公司于2016年为适应市场的产能需求而成立;2016年公司扩建了宁波生产制造工厂;2017年在宁德建立生产制造工厂,主要服务于南方市场。

分享到:

关键字:上海杉杉 负极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