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江湖盛传,新能源汽车之后,下一个时代将属于储能。
“新电改”为储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再加上储能示范项目的开展和相关储能扶持政策的出台,“十三五”期间储能领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据中国储能网预计,到2020年,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36.97GW,占2020年全国发电总装机量1800GW的7.6%。
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锂电池占新增储能方案的50%。到2025年,锂电池预计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球电力电池储能部署的80%。2020年,中国锂电池储能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6.64GWh。未来五年,储能电池累计需求为68.05GWh,按当前装机份额测算,锂电池未来五年累计需求量将达到45.59GWh!
一、桑顿新能源包揽“2017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榜单三项提名
近日,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中国储能网联合发布“2017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榜单,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桑顿新能源)赫然上榜,包揽“最具影响力企业”、“最佳储能电池供应商”、“最佳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奖”三项提名。
二、近水楼台先得月?
桑顿新能源董事长文一波表示,本着长远的战略眼光,近年来,除了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业务以外,公司也花了大力气打造储能板块,研发低成本、高循环次数、能量密度适中的储能电芯、电池,瞄准大型储能电站、园区、楼宇、工厂等储能市场。凭借多年的技术积淀,桑顿已开发出含梯次利用、风光储充一体化、家庭储能、工业储能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事实上,2016年桑顿就开始着手推进“风光储充一体化”的商业模式,计划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突破传统风电、光伏发电瓶颈,使其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创造全新行业利润增长点。
桑顿新能源副总工程师李海波博士介绍,桑顿风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桑顿电池研发技术为支撑,具有退役电池无拆解、混合体系电池簇集成系统、BMS兼容解决系统、能量管理智能算法、电池单体信息采集系统、整体效率高、电池寿命长等7大优势,通过电网供电、风光发电、电池储供电自动调配,实现削峰填谷、负载均衡,高效满足车辆充电需求,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经济、便捷的充电体验。
三、浪潮再大 成本降低才是核心
储能作为新能源发展和电动汽车的关键环节,其市场空间巨大,将改变整个世界的能源格局。然而要实现储能商业化还必须降低成本,只有确保储能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为此,桑顿通过建立“互联网+二手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废电池再生”闭环锂电池产业链,将容量还剩70%-80%的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运用到储能领域,形成闭环的锂电的产业链。将已退役动力电池运再用到储能领域,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储能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及可持续发展。
对于梯次利用,文一波表示,电池回收渠道和技术是最重要的。桑德集团作为作为生态系统最完善的综合性环境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环卫网络和全国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
2017年1月16日,桑德集团投资10亿在长沙宁乡县建国内最大废电池资源化项目,每年可实现十万吨废电池回收。依托集团优势的资源和技术保障,桑顿在储能领域将迎来广阔天地。
四、千帆过尽 企业发展还看品牌
如果说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两翼,那么品牌发展则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一个成功品牌,带来的价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储能行业在面对历史机遇的同时,品牌战略将成为企业迈向成功的助推剂。
文一波表示,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锂电池企业将会只剩不超过十家。
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态型环境综合服务企业桑德集团旗下创新型新能源企业,桑顿致力于不断创新电池技术,为全球清洁能源应用,提供专业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多年来,桑顿以成为汽车产业、能源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进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新能源企业为愿景,以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合作伙伴满意、社会满意为使命,致力于创建一个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从而不断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