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区域定位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3-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此次中东部严重灰霾影响的地区与燃煤高的地区分布相吻合。在地区的煤耗分布上,北京2300万吨,天津7000万吨,上海和重庆年都在6千万吨以上,河北3亿吨,山西3.3亿吨,内蒙3.5亿吨,山东3.9亿吨,江苏2.7亿吨,河南2.8亿吨,广东1.8亿吨(主要在珠三角地区)和辽宁1.8亿吨。年耗煤1.5 亿吨左右有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天津市燃煤量与英国相当,山东、河北和山东燃煤量高于美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灰霾最严重的地区。这一地区同时也是钢铁、化工、电厂、水泥、炼油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聚集的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加重了灰霾的危害程度。

    2012年10月环保部等部委在“三区十群”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规划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三个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等十个城市群,面积约132.56 万平方公里。其中又将规划区域划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其中重点控制区共47个城市,一般控制区里有74个城市。北京、天津、河北属同一气候带,治理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区域协同特征。近几年河北的重化工发展速度加快,例如,仅唐山年产钢铁量已经超过欧盟。推进空气污染的治理,要对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划、产业结构做重新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应按照“联防联控”的思路,建立统一规划、监测、监管、评估和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水平,打破地区行政划分的界限,将全国划分成若干个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地区环保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方式,协调开展工作。建议按照空气质量标准,将全国分为三类地区,严重未达标区(重点控制区),未达标区和达标区。在“严重未达标区”,一律不得上任何耗煤新项目。在“非达标区”新建项目的各种污染物排放,必须采取最低排放技术而不是达到标准排放的技术。同时必须对新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等量替代或倍数等量替代,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或者关闭工厂,或者购买其他企业的减排量来完成。等量替代的倍数按有关部门规定实施。

    按照空气质量标准的三区域划分,具体设定能源供应和能源利用的准则。在所有三个区域,矿石能源供应和利用都要严格执行环保排放标准,做好能源的清洁利用。例如电厂的脱硫脱硝,以及煤洗选等。“严重未达标区”应采用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和高级能源品位,如北京采用的国标V标准的汽柴油。在能源强度、碳强度、减排减碳指标的分配落实上,也需要按照区域差别进行,“严重未达标区”的指标要求更严。在次一级的与能效有关的指标上,例如绿色建筑达标率、新能源汽车比率等也应有区域性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标准的收紧加严,最后各地区达到趋同。

    在能源供应环节上,三个区域都要大力发展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利用,是可再生能源电站还是分布式电站,只要环评通过后,就不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严重不达标区”,要加大经济激励力度,更多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严重不达标区”和“不达标”要淘汰单机12.5万千瓦以下(包括12.5万千瓦电力)的煤电厂,然后再择机在“达标区”实施该淘汰标准。30万千瓦煤电厂如果达到运行寿命期,要退出“严重不达标区”的市场,不得替代。但在“不达标区”可以用高效的超超临界进行等发电量替代(不是等量污染物替代)。

    全国现有8.2亿千瓦火电装机,中东部5.4亿千瓦,占全国装机66%,占发电量68%。从单位国土面积火电装机容量来看,京津、苏南地区分别是西部的20倍和42倍。2011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1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404万吨,中东部单位国土面积排放量比西部高5倍以上。中东部在建和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煤电项目已达1.2亿千瓦。这些煤电厂建成后,电煤消耗要增加20%以上,空气质量会进一步恶化。中东部的电力要依靠天然气发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天然气发电在”严重不达标“地区要用二倍等量污染物量减排量替代,在“不达标”地区,要用等量的污染物减排量替代。
 

分享到:

关键字:再生 能源 发展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