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归国女博导出科研成果:能量密度提高三四倍的锂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浙江大学 发布时间:2017-03-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16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该校归国女研究员陆盈盈团队的研究成果能让智能手机三四天不用充电。

陆盈盈高个、大眼、皮肤白皙,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她还是一名学霸——她今年仅28岁。

17日从浙江大学获悉,陆盈盈于2010年6月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2014年6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后,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现为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

她在国外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功能离子液体;无机有机纳米结构杂化物;锂电池等能源化工材料;锂电池安全问题;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其代表性论文主要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材料化学》(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等国外材料化学领域知名专业期刊上。

2015年,陆盈盈从美国回归浙大,因年轻、高颜值和高学历广受舆论关注。2015年2月11日,千人计划网公示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其中共有41名“85后”,而出生于1988年11月30日的陆盈盈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完成学业后,为何选择回国?陆盈盈表示:“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国内做科研就是一件再适合不过的事。唯有回来,别无他念。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根。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能不能往前走,需要每一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而我所能为国家做的事,就是回来做好科研工作,让我们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发展。”

浙江大学有关部门透露,回国后,陆盈盈一直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科研,带领14人的团队主攻锂电池等能源化工材料、锂电池安全问题、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等方向。目前,该团队研究出了能量密度提高三四倍的金属锂电池,这款电池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已经成熟,规模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他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这意味着,现在使用一天就要充电的智能手机,如果用他们研发的电池可以用三到四天。与此同时,电池的充电速度也会比现在快几倍。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