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四年后17万吨,电动汽车报废电池怎么办?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搜狐汽车 发布时间:2017-03-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达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无疑会产生大量的废旧电池,大约在4年以后就将出现大量换电池的需求,届时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到17万吨。

电池回收,听起来很好

对于如此海量的废旧电池,如果直接回收处理显然成本是极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这些报废的动力电池制造工艺先进,即使报废以后仍然保持很高的安全性和电性能,有必要采用梯级利用的方式,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按照国家的标准,动力电池更换后,仍有70%-80%的容量可使用,若直接进行资源化回收,将造成极大浪费,通过对汽车使用后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检测和分类后的二次使用,实现动力电池梯级回收,可实现动力电池30-60%的成本降低目的。

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环保性上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符合国家关于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倡导。虽然这一切看上去挺美好,但其实并不乐观。退役电池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组合起来就能用,在技术上还有一些障碍。

首先,梯级利用时电池一致性与新电池相比差距很大,这对成组使用造成了很大障碍。另外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等在梯级利用时,会在很少的循环次数下形成断崖式下跌,对后期使用造成极大困难。总之,电池翻新很容易,翻新之后的电池保持高质量就很不容易了。

他山之石,歪果仁是怎么弄的?

相比我国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上遇到的技术瓶颈,国外对动力电池的梯级回收就要成熟的多。早在2015年,博世、宝马和瓦滕福公司就动力电池再利用展开合作项目,该项目利用宝马 ActiveE 和i3纯电动汽车退役的电池,建造2MW/2MWh的大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

博世不仅拥有丰富的储能电池建造及维护经验,而且为了保证梯次利用的电池能够拥有尽量长的寿命,专门开发了特殊的电池管理算法,该算法可保证每个电池保持在健康状态,并可避免损坏其他设备。

另外,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研究较全面的当属美国,他们在动力电池经济效益、技术及商业可行性分析,梯次利用尝试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日本则在电动汽车推广之前,就已经考虑了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问题。

监督+鼓励,双管齐下

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大国,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动力电池的淘汰高峰期,如果不及时解决报废电池的处理问题,今后面临的问题将会更为突出。专家表示,我国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突破报废动力电池处理的技术瓶颈,寻找一条既环保又经济的可行路径。

一方面,现在的汽车生产商更注重产量和销量,对于电池的回收积极性并不高,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标准进行监督,引导汽车生产商投入到报废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中来;另一方面,要促成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需在电池品质、电池规格及尺寸方面进行统一约束,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参考标准,引导生产商生产标准化的动力电池。

根据测算,1块20克重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如果报废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的初衷是相悖的,显然不是大家所乐见的。而国外对动力电池的梯级回收相对成熟,在技术上和思路上值得我们去借鉴。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回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