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负债率高达77%晋能集团暂停合并国际电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7-04-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山西国企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时,备受业界关注的两大煤电国企重组整合却传出停止消息。

日前,通宝能源(600780)公告,其间接控股股东晋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晋能集团”)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际能源”)重组整合工作停止。对于停止原因,通宝能源董秘回复证券时报记者称,上市公司仅收到控股股东传来的山西国资委停止通知,具体细节不详。

晋能集团成立于2013年5月,由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合并重组而成,主要业务涉及煤炭、电力、清洁能源、贸易物流、装备制造、房地产等产业。国际能源主营涉及电力、天然气、煤炭、新能源等板块,总资产超过400亿元。与通宝能源控股股东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际电力”)本同属于1989年设立的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2007年国际能源集团和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创立了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格盟国际”),注册资本金100亿元,国际能源持股比例为47%。迄今为止格盟国际仍是山西最大、全国能源类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2016年6月7日通宝能源公告,晋能集团与国际能源将进行合并式重组整合。重组设立的方式主要为,将山西省11个设区市国资委合计持有晋能集团有限公司35.94%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由山西省国资委持有,晋能集团变更为省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国有独资公司。此外,省国资委以持有晋能集团100%的股权、国际能源集团100%的股权出资,设立山西晋能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晋能集团、国际能源集团全部资产、业务、人员合并重组,两户企业限期注销。重组后,通宝能源的控股股东仍为国际电力,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省国资委。

“两家煤电国企重组,目的应是实现煤电联营,打造煤电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在国家进行煤炭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山西煤电国企间的吸收合并势在必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晋能集团成立之初,即使处在2012年山西鼓励煤炭企业和省调现役火电企业的相互参股、控股成立煤电联营企业,推动煤电一体化的政策背景下。2015年原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也已明确,同煤集团和晋能集团是山西深化改革的试点企业。2017年山西国企改革持续深入,晋能集团的改革不会就此终止,应是国资委有新的重组合并方案。

除国企改革的大背景,晋能集团也需要通过重组缓解其高额负债下的财务压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末,晋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13.16亿元,同比减少31%;净利润-1.12亿元,2015年同期为315万元。尽管2016年下半年煤价回暖,但截至9月末,晋能集团的总负债仍高达1856亿元,比年初增加47.4亿元,资产总额为2400.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7.32%。

而晋能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通宝能源的业绩也表现不佳。30日晚间通宝能源发布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85亿元,同比减少13.9%;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减少72.43%。

此前不久,晋能集团就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钢集团”)来了一次互换血。

3月22日通宝能源、太钢不锈(000825)相继公告,国际电力拟将通宝能源3586万股无偿划转给太钢集团,占总股本的3.13%。太钢集团拟将太钢不锈4514万股无偿划转给国际电力,占总股本的0.79%。对于此次股权划转,双方均称是为深化太钢集团与晋能集团战略合作。

分享到:

关键字:晋能集团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