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振华新材(870341)4月6日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8.3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486.08万元,同比增长174.92%。其中三元正极材料营收1.96亿元,复合三元正极材料营收1.1亿元,钴酸锂正极材料营收1.7亿元,其它正极材料营收752.6万元。
振华新材相关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未发生变化;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动力三元、钴酸锂、复合三元、钴镍锰酸锂三元、高锰多晶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振华新材表示,公司2014年开始在原有7500吨/年的基础上进行2500吨/年的技改升级项目,2015年已达到1万吨/年的产能。公司2016年在贵阳开始启动建设2万吨/年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项目,2017年在黔西南州启动建设2万吨/年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项目,预计2018年公司总产能将达3万吨/年,2019年公司总产能将达5万吨/年,生产规模将位居国内前列。
市场方面,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价比、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完善售后服务等,与ATL(宁德新能源)、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湖州微宏动力、天津力神、华为、万向 A123、湖南立方等公司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大优势产品推广力度、加强技术交流,寻求与国内外其他新的战略客户的合作机会,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有效支撑。
同时,为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公司与青岛红星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针对废料锂离子电池和材料的回收处理开展合作,投资设立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振华新材料出资 600万元,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20%。
目前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年处理 6000t/y(金属量)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材料的回收处理工厂,采用溶解——除杂—-苛化合成工艺路线,在保证产品杂质指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合成前 Co、Ni、Mn 元素的比例一步合成复合氢氧化物;与传统的酸溶---萃取分离除杂---前驱体合成工艺比较,具有流程短、元素综合回收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
振华新材表示,通过与其他合作方投资设立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材料的回收处理业务,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控制公司对关键原材料等投入的成本,保持供应材料质量及供应渠道的稳定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