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约1.45万亿度,同比增长6.9%。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同比增长6.9%。
综合来看,两项指标“不谋而合”,释放出积极信号。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充足稳定的电力是后盾
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7个百分点,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良好势头,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更直观的标志是,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工业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有所回升,达到75%。而在去年同期,工业用电量是负增长的。
“用电量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明显的经济活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工业用电量由负转正,说明我国经济经过调整已经进入了新的增长阶段。
江苏溧阳昆仑开发区恒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爱玉很看好今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好了,各类电池的需求量也大了,今年我又建了三间新厂房,准备扩大生产。”4月12日,江苏溧阳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完成了恒帆新能源有限公司业扩增容工程。今年一季度,溧阳市供电公司累计受理业扩报装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0%。
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了用电增长,优质可靠的电力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保障。湖北鄂州葛店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万兴平深有感触:“有了充足电力供应和优质供电服务做保障,去年开发区新增企业1371家,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4%,预计今年增长更快。”
道路建到哪里,配网就延伸到哪里;园区开发到哪里,电网就覆盖到哪里。国家电网公司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为了满足工业园区较大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公司加快设置营配合一的园区服务机构,在园区供电机构设置上充分授权,落实园区配网规划、投资要求,变“绿色通道”为常态办电流程,实现园区用电“一站式服务”,有效缩短业扩配套工程建设投运时间,以最优的服务、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客户接电。
电能替代拉动用电量增长
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一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1万个,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96.38亿度。
随着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重的加大,未来“煤改电”潜力更大。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如果按照每个取暖季每户取暖用电6000度计算,将拉动用电量增长180亿度。
如今,首都核心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煤改电”拉动了用电量增长,减少了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但这只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的一个缩影。电能替代项目在各地快速发展,在江苏,港口岸电实现了江河湖海的全覆盖;在山东,特高压通道带来了外省弃风弃光电量用于电能替代;在四川,5000多家火锅店用上了电火锅……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130亿度,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现实路径。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将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1.3亿吨标煤,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7%,伴随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度。电能替代的领域将不断拓展,替代项目质量和电量将持续优化,电能替代的节能减排、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断显现。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让农村释放用电新需求
一季度,以农业为主第一产业的用电量203亿度,同比增长10.1%,在三大产业中用电量增速最快。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小城镇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工程正在释放农村的用电活力。
在四川内江市最大的黑山羊养殖基地——隆昌县李市镇大佛坎村多宝山,养殖户曹丹说,受惠于动力电,仅饲料搅拌加工每天就节约五六个人工,因此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隆昌供电公司加快推进小城镇(中心村)和“机井通电”工程建设,确保辖区内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的目标,进一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自2015年11月新业扩政策实施以来,隆昌县新增业扩农业生产用电363户。
预计到2020年,仅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就将带动农村电量增加约140亿度。同时,更好的用电环境也进一步刺激了居民客户的用电需求。
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特高压建设等大规模电网投资不仅直接拉动了用电量的增长,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电网投资每增加1亿元,就会带动相关产业产出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