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成功召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7-04-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7年4月24-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并网专业委员会、中国投资协会储能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电设计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鉴衡认证中心、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单位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与中国储能网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以“加快储能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为主题,连续召开了14个分论坛,聚焦“储能产业政策”、“储能电站暨微电网”、“通信储能”、“新能源发电并网”、“多能互补”、“光热发电与电网调峰”、“国际储能”、“直流配电与储能”、“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应用”、“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储能与新能源投融资”、“先进储能技术”、“电改与智慧能源”等热点议题,把脉发展趋势,共话产业未来。

2016年以来,储能产业持续受到国家重视,政府已多次出台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配合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推动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储能产业在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列为“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而电力行业发输配用各个环节的需求都将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多重利好之下,企业争相进军储能市场,加大投资布局。

 

面对巨大的市场热潮,本次大会共邀请150余位海内外演讲嘉宾,针对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市场驱动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刻讨论,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领先企业的超过1400名专家、企业代表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的发展。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后,锂离子电池降价压力较大,而通过梯次利用将会合理分担成本。此外,动力电池正在以空前速度发展,我国研究势头尤其强劲,但是对储能电池支持较少,希望能够引起政府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则建议风光、储、车、电建立产业联盟,将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结合起来。希望未来建设新型城镇化时,能够以新的理念来解决能源系统,当地能源利用,合理安排储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仲颖认为,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协同发展将打造稳定可靠高效的绿色电力系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可显著提升宏观经济发展质量。

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表示,能源变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光伏发电、储能、超导技术都将大幅度改变能源变革进程。储能技术等低碳能源的发展,推动了新一轮技术创新和经济变革,而这种绿色发展也已经被列入联合国2030年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为储能产业搭建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汇聚了国内外各方力量,为推进储能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作出了贡献。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会议期间,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会务组与中国储能网揭晓了“2017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系列奖项的获奖名单。该奖项已连续举办三届,已成为储能产业领域最具权威性以及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旨在激励行领领军企业锐意革新、积极进取,推动我国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储能产业蓄势待发,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作为储能行业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将继续关注行业热点难点,助力行业腾飞!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