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补贴减少后锂电要刹车?小心被市场打脸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锂电大数据 发布时间:2017-04-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受补贴新政调整、推荐目录重审等政策影响,2017年新能源汽车一季度产销量有所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生产58317辆,销售55929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7和4.7%。这导致动力电池在前两个月开工率普遍不高,起点研究(SPIR)统计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汽车用动力锂电池产量为5.9GWH,同比下滑9%。

 

然而,即使受到影响,在整体的供求关系上,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锂动力电池产业并不刹车,不止如此,他们更交出了差强人意的成绩单。起点研究(SPIR)的另一数据显示:出货量为1227MWh,需求量达1275MWh,呈现小幅供不应求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

 

资本市场你追我赶  

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融资案例在不断增加。锂电大数据盘点第一季度投融资情况发现,仅仅3个月14家电池企业投资金额已超过250亿。

具体来看,投融资企业有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国轩高科;有铅酸转型锂电巨头猛狮科技;有从其它领域进入锂电池行业的跨界上市公司,以长信科技、奥特佳为代表;还有国际电池领军企业LG化学……

选择加码动力电池的一个主要逻辑是,尽管新能源汽车第一季度产销量出现负增长,但随着前三批目录的发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逐步回暖。

 

锂电企业盆满钵满

与锂动力电池产业供需面良好及投融资案例大幅增加遥相呼应的是,锂电池行业企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锂电大数据注意到,截至4月13日,75家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的锂电池公司中,按照预告净利润最大变动幅度来看,超过八成企业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预告净利润最大增幅度同比超过100%的企业达到31家;预告净利润上限超1亿元的企业多达12家。

其中,比亚迪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为6.5亿元。而凭借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租售及运营等业务稳定增长态势,使坚瑞沃能受益显著,公司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53亿元,增幅高达167761%。

事实上,从提高行业产能门槛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到建立完善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到今年1月份涉及电池比能量及成本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部门针对动力锂电池产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动力锂电池行业全面开花。

此外,锂电大数据发现多数动力锂电池企业在公告中均表示,尽管主营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但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致使订单积压、产品销售价格出现大幅度提高,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快速增长。

 

低端滞销高端走俏

虽然资本在涌入,企业在发展,但市场还是有担忧的声音。部分市场人士认为,随着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出台,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压力将激增。据了解,部分电动乘用车整车厂2017年对于电池厂家的价格要求比2016年降低35%-40%。2017年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了保证自身品牌的市场和利润,将严格控制配套动力锂电池的成本,压低动力电池厂商的价格。

 事实上,就政策性补贴退坡给相关领域带来的压力而言,早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之前,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表示:“现在都说产能过剩,实际上,好的产能并不过剩,这从一些上市企业的业绩快报中就可以看出,龙头企业的产品并不愁销路。”

当前的市场环境是,国内动力电池以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和力神五家企业组成的第一梯队产能均在位于第二梯队电池企业一倍以上。数据显示,2016年,这五家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合计超过20GWH,占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的75%以上。

“动力电池门槛的进一步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行业。一些中小企业势必会被更具实力的公司兼并重组。”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如是说。

总的来讲,动力电池产业正在质疑的声音中告别“小散乱”,大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在得到加强,从而加速动力电池进步的步伐,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锂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