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山西大同:光伏扶贫的“天镇样本”

作者:武海珠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4-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大同市天镇县是2014年底确定的全国及山西省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两年来,天镇县探索“一个建管主体、多种建设模式、二级收益分配”光伏扶贫机制,成效显著。到2016年底,全县累计投资4.67亿元,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2.3MW。今后全县3800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每户每年可确保增收3000元。

 

“一个建管主体”避免“政出多门、政企不分”

 

天镇县位于晋北,属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全县仍有4.67万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以上,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

 

天镇县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发展光伏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4年以来,在国家各级部门支持下,天镇县正式实施光伏扶贫,组建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光伏扶贫领导组,下设光伏扶贫领导办公室,包括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工商质检局、农委、林业局、环保局、电网公司等十多家单位企业。涉及政策落实、资金统筹等重要问题,由领导组牵头统一协调。

 

在运营管理方面,天镇县采取“一个企业主体市场化建设管理”方式,成立县营性质的“天镇县保利光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保利公司)”,负责光伏电站建设、电费结算、收益拔付、手续办理、后期管理等事务。保利公司负责人庞爱说,由保利公司统一“公开招标、专业监理、专业维护、全权负责”,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效避免了“政出多门、政企不分”。

 

国网公司天镇分公司经理刘辉介绍,由于天镇县实行一个建管主体机制,国网公司在繁重的电网建设、并网发电过程中,避免了推诿扯皮、多头请示,有效提升了并网发电效率,一些大项目建设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并网。

 

因地制宜7种模式建设电站

 

2017年1月18日,位于天镇县贾家屯乡黑石梁的百村光伏扶贫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每年可发电1500万千瓦时,可确保2500户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贾家屯乡黑石梁距离县城30多公里,荒山荒坡多年未利用。如今荒凉的黄土坡上覆盖了一片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天镇县还充分利用园区设施建设光伏电站,例如,利用中地万头奶牛科技园区牛舍棚顶和同煤宏丰现代农业园区日光温室棚顶,建设电站900KW,扶持贫困户180户。

 

目前,天镇县实现120个贫困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在电站建设模式上,天镇县因地制宜,实行“光照时间充足、节约集约用地、就近并网接入”原则,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村庄屋顶、设施顶棚等闲置未利用土地,采取“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分布式地面一村一站、分布式地面多村一站、农光互补一村一站、农光互补多村一站、林光互补百村一站、户用屋顶光伏扶贫电站”等7种模式建设电站。

 

天镇县还发展户用屋顶光伏扶贫电站,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这种模式以农户自愿为原则,以政府补贴、农户银行贷款、农户自筹2:7:1的比例投资建设,贷款利息、保险由政府买单,电费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米薪关镇段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济星介绍,目前段家沟村127户村民正在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可产生收益35万元。

 

二级分配收益确保“精准滴灌”贫困户

 

天镇县对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所有资产收益实行二级分配方式。保利公司与电网公司结算电费收益后,再统一分配到村集体。村集体从保利公司得到收益分配后,对贫困户实行二次差异化分配。一是救济性分配。主要解决重残、大病、年老体弱等深度贫困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劳动性分配。通过设置村级日间照料中心、垃圾清运、护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以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依靠劳动所得增加收入,激发内生动力;三是村集体留一部分收益,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

 

2016年,米薪关镇段家沟村共领取8万元光伏收益款。其中,村集体留20%用于公益事业,剩余收益全部分配到贫困户手中。全村99名贫困人口中,失能老人、重残人员每人分配3000元,孤寡老人每人分配1500元。其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通过从事村里公益岗位按劳分配收益。

 

为了保障村集体二次分配公平公正,天镇县坚持“因村制宜、到户为主,集中评议、梯度发放”原则,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民主评议确定、村级初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公告实行”等“五步两公示一公告”评定程序。目前,990万元发电收益正陆续发放到全县贫困户手中。

 

原标题:“一个主体、多种模式、二级分配”——大同天镇县光伏扶贫路径分析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扶贫 光伏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